「懂的放下就是智慧」,這本書內容充實,雖然看起來小小本的,但是他所復函的道理卻遠遠超乎我所能想像的,以為小小的書本裡,只是當當打發時間用的,但其實並非如此。
再看了這本書前,我總是把許多的小事鎖在心頭上,今天煩惱這一個,明天又去煩惱那一個,完全不懂得如何將壓力轉換成動力,總是一昧的把自己給局限再這一個小小的空間裡,將自己的翅膀給藏了起來,就像一個被關在鳥籠裡的鳥一樣,整天悲傷的望著看似近,但卻非常遙遠的天空。
我學到了:任何事情不應該看的那樣死死的,甚麼事情都應該要給「他」一點活力,轉彎一下,或許過程跟結果就會有極大地不同;轉彎一下,或許可以了解其中的捷徑,最重要的是「懂的放下就是智慧」,或許把事物緊緊地鎖在身上,將自己當成超人般對待,並不是好事。
還有,傳教士多牟敦先生說過:「不能有你不能有所戀,更不能有所取,否則你就會失去你的樂園,」這句話驗證了「懂的放下就是智慧」這本書的名字。
懂的放下非但是智慧,更能讓自己快樂許多。
人們在生活上的問題可是非常多的,幾乎可以說是「沒有問題,就沒有人活著的意義,」人活著就是一個問題,我自己也有著許許多多的問題,課業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幹部的問題,而我必須將問題一個個的解決,而不是逃避現實,好吧,就算我逃避現實,而那個問題還是存在著在那裡等著我,況且陶闢現實也不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做的事情,畢竟我們還年輕,很多事情雖然很麻煩,但如果我們能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呢?能得到甚麼呢?不是師長的讚美,也不是父母的獎賞,我們得到的是比那些讚美更值錢的東西,我們得到的正是「生活的智慧,」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智慧的累積了,我們現在正是乳臭未乾的小毛頭們,這就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或許經過了幾年,經歷了幾些事情,也都能解決的話,或許我們就能夠聽的懂長輩們教訓我們時所要表達的真正意義,不是他們罵我們覺得很舒服、可以發洩,而是在教導我們「生活的智慧」,不希望我們遇到問題就只會躲避,永遠活在父母的雨傘下,我們應該要離開傘姐去找一個能夠避風雨的地方,否則我們永遠也只是個不懂事的小毛頭。
一直在找理由的人,是因為他始終不願樂見某個事實
這句話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這種毛病,我自己也是,做錯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可能會說:「那是XXX的問題,他都。。。。。。,」只是一昧的把責任給推給別人,好像自己都沒做錯事情一樣,老是自己受委屈的樣子,這就是現在年輕人的弊病之ㄧ,要當個大人,就必須學會對任何事情都有著一種責任感,做錯了就是做錯了,不要為自己的錯誤找藉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