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21 甲等
作  者: 楊晴軒 
參賽標題: 有愛就有希望
書籍ISBN: 9576077060
中文書名: 有愛就有希望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李明娟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圓神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1年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朱仲祥小時後得了肌肉萎縮症,雖然他有一輩子都無法恢復健康的疾病,但他始終都表現出對生命的熱情。這本書是在朱仲祥生前完成的。裡面寫了很多他的生活點點滴滴,也寫了他對生命的看法。朱仲祥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熱愛生命,從來不會因為肌肉時時刻刻的在萎縮而放棄。最難得的是他還鼓勵大家,要熱愛生命,不要做傻事或是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還有人看完這本書,改變了自己過去負面、消極的想法,對生命重新燃起熱火,對人更熱忱、對事更熱情。朱仲祥憑著殘而不廢的精神,突破自己、挑戰極限並散發熱情、鼓勵大家,實在是令人佩服。
 
二●內容摘錄:
儘管人生的道路充滿荊棘、充滿挫折,等著我們去克服,但若因此喪失希望、失去夢想,每天渾渾噩噩的過著日子,那就真的會墜入無可救藥的深淵。(p.34)

人生是一場連串選擇的結果,無法回頭,只能不斷的往前進,,每一階段的自己,都會因為不同的選擇,呈現不一樣的面貌。(p.49)

所謂的態度就是你所受的訓練,應該抱持的原則,也是一種規範,一種自我的堅持,不因你的情緒,時間的緊迫,而有所省略,有所輕忽。(p.25)
 
三●我的觀點:
作者憑著殘而不廢的精神,突破自己、挑戰極限並散發熱情、鼓勵大家,實在是令人佩服。

在他的人生中程中,朱仲祥從來不曾因為自己身體的缺陷或殘缺而氣餒,甚至怨天尤人,他只是本著平常心、很自在的去發揮自己的潛能和長處,並以自己的故事,鼓勵了很多瀕臨絕境的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因為他的堅持與執著,使得他成了一個很容易讓人尊敬與注目的人,這就是他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也是值得我們敬佩的地方。也因為這樣,他的人生比一般人更璀燦、更精彩,也更受到注目與關心。

雖然他是一個殘障者,但卻能積極向上、用心學習,這是我們一般人所缺少的精神,反觀我們身體機能健全的人,常常是做事做到一半,或者是碰到一點點小瓶頸就放棄了,有時候因為害怕就退縮了,甚至還有人會做一些傷害自己的事!讓人覺得真的應該要好好反省自己,為什麼那些身體有殘缺的人,雖然沒有完整或機能健全的身體,卻有著那份積極向上,勇敢進取的心,而我們卻沒有呢?
說真的,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多多關懷社會上的弱勢族群,並讓他們真正覺得這個社會是溫暖的、是溫馨的,而不是冷漠的、冷淡的或無情的。可是我記得再很久以前有一件玻璃娃娃的事件,因為善心助人卻釀致不幸,一時之間譽論喧然,讓當事人家庭心情受到相當大的衝擊,社會上對相關議題正反意見也討論很多,一時之間「幫助別人」與「自掃門前雪」的觀念重新受到檢視,也使得很多人不敢隨意幫助別人,深恐同樣或類似的事件重演,每個人都害怕自己本來是好心幫助別人,可是得到的卻是反效果,甚至被社會指責,這樣吃虧的不就是自己嗎?所以,那時我還小,只是認為那個人好可憐幫助人還要受罰,如果他沒幫他不就沒事了!?不過後來我想想覺得我們還是要秉持自己的良知,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人,這才是平時長輩時時在叮嚀我們要做對的事。但是,我們還是要量力而為,自己沒辦法或沒能力的時候,就應該勇敢的說出來,甚至改換其他方式,或者是請其他人幫忙不要硬撐,才是比較妥當的做法吧!

我覺得我們要愛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身體,因為每個人都是父母親的寶貝,當我們不愛惜自己的時候,最難過的莫過於父母親了。就連父母打你的時候也都是?打再兒身痛在娘心?
只要呼吸,就有希望;只要有愛,就有奇蹟。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我們要學習隨時打碎自己的夢想,但是絕對不放棄希望。本書是過世的朱仲祥寫的勵志書。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本著作。呈現他奮鬥一生的背後的想法。

 
 
四●討論議題:
如果你跟他一樣你會如何解決?遇到困難時又要如何解決?是放棄自己還是像他一樣勇敢面對呢?又或者是做出一些傷害自己放棄生命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