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一年級 21 甲等
作  者: 郭姿妏 
參賽標題: 我的名字叫希望
書籍ISBN: 978-986-718-8
中文書名: 我的名字叫希望
原文書名: 我的名字叫希望
書籍作者: 周姚萍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小魯出版社
出版年月: 2006年9月1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時間一如往常地再過,在一個安靜的黑夜中,突如其來的一陣天搖地動,而且這一搖就把這一對小姐弟都給搖醒了,然而這一醒,讓他們受困的這幾天,日子都是難以再次的安穩入睡,那難熬的日子裡,他們兩姐弟都曾經害怕的發著抖或任性的大哭,儘管如此,他們還是用了堅韌的意志力,創造了活下去的希望曙光,並且努力地撐過難耐今天,想盡辦法得到遙遠明天,就是靠著這份意志力,讓他們趕走了無盡的黯夜,再次緊握到那溫暖的陽光,重新找回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回到他們的幸福之中。
 
二●內容摘錄:
「你們兩個人經過這件事,學會了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勇敢,都不可以放棄希望。所以,你們已經被鍛鍊成希望之神和勇敢戰士了。」 (p.160)

很多時候,很多事情,總是要等到失去了,才會發覺他的美好。如果,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就懂得珍惜;如果,我們能夠常常省思,真心關懷別人,也常感謝別人的關懷...那麼我想,生命中應該會少一些遺憾,少一些後悔。摘錄自(p.172)
 
三●我的觀點:
最痛苦的日子,最堅強的意志力,都寫在這一段小姐弟的經歷裡頭了,這一場地震對他們來說應該是這一輩子最難忘最深刻的回憶了,第一次感覺到死亡不斷的接近自己,呼吸可能在下一秒就停止了,睡著可能就再也沒有清醒的機會了,他們都曾經覺得自己就要快撐不下去了,儘管不斷的督促自己要勇敢、要堅定,不過,身處在那等痛苦的絕境之下,心裡總是會突然冒出有關死亡的字眼和一些可怕的幻想和惡夢。身陷在斷垣殘壁之中將近四天,辛苦地硬撐就為了要求得生存,曾經呼吸感到困難,曾經因為火災而讓濃煙滲入他們的家中,曾經食物和水都已經吃完、喝完,腳也被石塊砸傷,那一段時間真是有夠折磨他們的了,這場可怕的天災,對這兩個年紀輕輕的小姐弟來說,負擔實在太大了,沒有父母在旁依靠,只能夠投靠彼此,照顧彼此,這兩姐弟的意志力簡直讓人太欽佩了。

那一場大地震,把許多人的心都給搖碎了,在那一棟倒塌的大樓,有奇蹟的生還者,但是也有更多的往生者,故事中還有救出來時還活著,但還來不及送上救護車就離開了人世的,而我想那些人的家屬當初應該是哭斷腸了吧,原本是天大的歡喜,卻又在瞬間跌入了萬丈的絕望中。在大樓的外頭,一直都充斥著那連聽都叫人心揪在一塊的哀嚎聲,不論躲到哪裡都阻止不了那聲音爭先恐後的用最悽厲的模樣鑽入耳中,如果我是書中的路人,我真不知道我的精神是否可以承受住那些哭嚎的折磨,我不敢想像如果我是受災人的家屬之一,我可能沒辦法勇敢的面對與接受這一些真實過頭的殘忍事實。而那些曾經歷過親人死傷的家屬,到底是要有多麼龐大的勇氣去接受這些悲歡離合,並且再重新讓發軟的雙腳穩穩的站在地面,堅強的踏出下一步,我真是佩服他們堅韌的精神。

不只是那一些死傷患者的家屬和受困的人需要極大的勇氣之外,那一些救難人員和醫療人員,也是要非常勇敢才行。他們隨時隨地都是處在最危險的環境之中,無論是多麼危險的地方,他們絕對不能退縮,必須拚命的不停的往危險前進,在倒塌的大樓中,隨時都有可能被鬆動的石塊砸傷。新聞中,因救其他生命卻斷送自己性命的也是有,不顧任何一切沒有任何躊躇的踏進災區也需要很大的勇氣。還有,當他們闖進災區救人時,看到的慘劇是數也數不清的,燒焦或是血肉糢糊,無論再怎麼麼不堪入目的景象他們都必須勇敢的去面對,有很多救難人員事後都要去做心理輔導,他們的勇氣和精神很值得敬佩。

受災人不放棄的強韌毅力是活下去的希望,受災者家屬承受現實的勇氣是活下去的希望,救難人員的勇敢,盡力的精神也是活下去的希望,只要你永遠都抱持著希望,儘管是再小的希望,所有的不可能都將可以變成可能。哪怕眼前是不見五指吞噬一切的黑暗,只要還懷著希望,一定會讓你再次與光明擁抱。
 
 
四●討論議題:
地震來時,如何做好防災措施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