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4 特優
作  者: 張志鴻 
參賽標題: 讓我們一起改變吧!
書籍ISBN: 978-986-197-2
中文書名: 改變! 你的人生可以更不一樣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徐磊瑄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采竹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10年5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作者磊瑄用一段話激勵我們:「只要你願意,從此刻開始改變思路,就算一無所有,也沒在怕的!,勇於面對當下的自我,就能創造屬於自己不平凡的未來!」,她藉由著許許多多淺而易懂卻又具體真實的故事,在書中細細地引導我們,提供讀者參考,激發出一些可思考的面向,激勵每一個身陷低潮的人,幫助我們能夠在最艱難的時刻將困境化為順境、最低迷的大環境中安靜自己的心,熬過環境的試煉,而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每一篇最後都有一則發人省思的一段話,句句皆深入人心,牽引出人類最初的善,看完後便可獲益良多。
 
二●內容摘錄:
雖然「不知足」、「不滿於現狀」的人才會有努力向上的動力,但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也要衡量自己的條件跟狀況,是否允許自己不計一切勇往前衝,並不是任何一個不思考後果、只堅持自己夢想的人,都值得別人為他拍拍手。(P.34)

與其心虛得站在高處,倒不如多充實自己,等真正有能力的時候再站上去,你將得到更多的掌聲。(P.62)

如果擁有太多順遂而毫無挫折感,那麼你將不懂得如何感恩,反而會將順境視為理所當然。(P.90)

只有要或不要,沒有達不到的目標。說自己達不到目標的人,其實只是沒有決心而已。(P.110)
 
三●我的觀點:
「改變」分為三種,想法上的改變、外表上的改變以及態度上的改變,任何一種的改變都將可能對我們的一生造成極大的影響力。或許有人會不以為然的認為無所謂,生活是我在過,事情是我在做,只要我喜歡,何須改變?殊不知今日的世界是地球村,不可能孤獨一輩子,因而在生活上、人際間處事上的成敗、快樂與否,故改變有時是不得不然的決定。

人的一生之中不免會遇到許許多多不順遂的事情以及許多的挑戰,當一個人面臨與自己原本處於的環境有所不同時,便無法發揮原本的實力,有時還會令自己生氣,但只要靜下心想想下一步該怎麼做,而不是莽撞的做下任何的決定,便會得心應手,至此也會讓自己的實力更上一層樓。而如果一直待在屬於自己的熟悉環境內,而因害怕而不敢踏出時,自己就無法有進步的一天了,每當遇到困難,越是怨天尤人,越是往壞處想,情況就會越變越糟,但如果能換個角度,以不同的邏輯重新建構事情的走向,用不同的態度來看待結果,反而能使心思澄明,一切豁然開朗,世界上最可怕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只要一個小小的負面的思想,就可能把每一個足以令自己感到快樂的機會,全部抹煞使個人陷入萬丈深淵,無法自拔。

意志力的強弱取決於採取行動的機率與堅定的程度,正如思考越多,頭腦就越靈光,越有信心的人也越忠誠。如果我們隨意放棄,不能堅持,則損失的不只是機會,更是延後完成的目標。思想上的勇氣人人都有,但行動的勇氣卻相當稀罕,這是因為我們大多未曾妥善運用生活中的勇氣,只要說服自己做得到,不論多麼艱鉅的任務,你必能完成。反過來說,如果想像自己做不到,就是最簡單的事,對你也是座無力攀登的峻峯,這就印證了國父說過的話:「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

對我而言,最好的例子就是我自己了!在我國中時期有一段時間,是個沉迷於網路世界的國中生,常常在網路的世界裡追逐自我而忽略課業,漸漸的學習態度變差了,不管父、母怎樣的規勸我,依然故我,這樣的糜爛的時間為期一年。升上國二時,在補習班遇到了一個英文老師「楊老師」,楊老師看我上課時的學習態度不佳,專注力不夠,有一次就將我留下來深談許久。她告訴我說,每個人走的路都不同,造就了方式不同「人生是可以自己去選擇的」,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下定決心、勇往直前、絕不放棄,就能看見自己耀眼的光芒。如果不想讓自己的未來是令人感到不悅的,那就趁現在趕緊改變自己吧!不要在放蕩自己了! 只有自己才能改變自己,但我沒把老師的話聽進去,直到考完基測,看到自己的成績,才徹底的醒悟。人往往都要嘗試錯誤中才知改變,然而更有少數人在一錯再錯之後,仍學不乖而執迷不悟,那才真的好可怕。

一個好的故事可以純欣賞,但也可能成為改變一個人的契機,它具有點醒啟發人的深意,讓人知道自己要改善的地方,並且致力去完成它,做個真正有勇氣的人。而成功總是屬於那些堅持到底的人,千萬不要因為遇到一些挫折就退縮或隨波逐流,我們應該要想辦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進而造就出成功的自己,不要害怕改變,才能從困境解脫出來。
 
 
四●討論議題:
1.我們該做什麼樣的”改變”,才能使我們在人際上和事業上都能成功順利呢?
2.“改變”,都一定是好的嗎? 它在某些狀況下是否隱含著“賭”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