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06 甲等
作  者: 林柏宏 
參賽標題: 拯救自我
書籍ISBN: 9576797187
中文書名: 為自己出征
原文書名: The Knight in Rusty Armor
書籍作者: Robert Fisher
書籍編譯者: 王石珍
出版單位: 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0年9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如果不引述學派、不賣弄術語,只就每個人當下反省的心得來看,「自我」有三個面貌:一是外在的形象,由別人的眼光所見的自我綜合而成。二是自己內在的主觀而定,這種認定可能會受別人的影響,但是畢竟還有「自以為是」的成分。三是心靈深處的自我,這個自我有與別人相通的能力,甚至與宇宙萬物都可以產生共鳴!

雖然明知山下有塊石頭,等著我們日復一日的去推向山頂,我們還是像命運注定的薛西弗斯一樣,踩著沉重的步伐,走向大石。
 
二●內容摘錄:
梅林說,他不怕鴿子會變成別人的盤中飧,說著說著,他即席創作了兩句快樂短詩,他唱著:「任邀翔之聰明鳥,會自保不受宰割。」(p.55)
  
人不必因為有人性而感到自傲,這就像鳥為了會飛而驕傲一樣無稽。鳥能飛是因為它生來就有翅膀,你生來就有心。現在你開始用心,這就你本來該做的。(p.113)
  
吾獻此果無禁忌,願君得果知野心。(p.141)
  
你現在談到人都有想要變得富有的欲望,但是如果有個人善良、充滿了愛、有同情心、聰明又大公無私,那他怎麼還有可能比現在更富有?(p.147)
  
雖我擁有此宇宙,並無一物為我有,因我不可知未知,如我不願棄已知。(p.177)
 
三●我的觀點:
隨時隨地準備上馬比武、拯救受難公主的武士,正如你我在繁忙的生活與工作中,為保護自己,穿上了層層包裹的沉重盔甲。終於有ㄧ天,我們會和武士一樣,發現它竟然再也脫不下來了。
  
因為這件盔甲,我們再也感受不到一個吻的暖意,聞不到空氣中傳來一朵花的香氛,也聽不到旋律優美的曲子。但,更可怕的,恐怕是對這種種「感受不到」的無動於衷!
  
武士也許不比我們多數人聰明,但他卻比我們大多數人都要勇敢。為了認識真正的自我,為了如何學會愛自己,也學會如何愛別人,他帶著吱軋作響的盔甲,帶著久為好好進食的貧弱身軀,穿越三座古堡,克服了面對獨處時的恐懼;接受了真正的自己;更靠著自信擊退了「疑懼之龍」。武士由心深處真誠湧出的熱淚更完全溶解了生鏽的盔甲,令他重獲自由的身體。而看到最後武士藉由自由的心靈,體會到與宇宙融為一體深刻感受時,一路跟著武士或喜或悲、或哭或笑的我們,在那一刻,也不禁為之動容。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武士,整天穿戴盔甲,到處去救人。他想證明自己是「心地好、善良、充滿愛心」的人。久而久之,他的妻子與兒子都看不到他盔甲下的真面目,他自己也望了自己的長相,問題十分嚴重!他決定卸下盔甲,到森林請教法師。
  
我們在人間,常以外在我的表現來決定內在我的性質,進而根本忘了你心裡的自己。人生活的過程,常常迷失自我,等到察覺困境,往往已是中午階段了。那麼?如何找回自我呢?法師就讓松鼠、鴿子扮演嚮導,暗示武士,大自然的啟發是值得參考的。不過解決困難仍要靠自己。他必須通過三座城堡:沉墨之堡、知識之堡、志勇之堡。
  
顧名思義,人在「沉默」中,必須面對自我。當外在的吵雜平息時,內心的不安就會出現。如果用心不難聽到真我的聲音,真我提醒自己什麼是真正的目標。武士位此痛哭流涕,淚水卻腐蝕融化了頭盔,他的頭不再受拘束了!
  
「知識」是大家可以分享的,但是沒有自知之明,博學又有何益處?如果無法認清「需要不等於愛」,也就不可以適當態度與人相處。需要是一回事,需要可多可少,愛卻是人人都珍惜的。像這種正確的知識,會帶人走向正確道路!
  
「志勇」是指志氣與勇氣,用以克服疑懼之意。人生不能沒有疑懼,最大的疑懼就是上喪自我的立足之地,不過,越是如此,越容易受制於疑懼。唯有無私忘我,有如「置死地而後生」,才能擁有真正的自我。
  
經過這三座城堡,武士身上的盔甲全部掉落,重心獲得自由的生命。我們是否也能經由這份沉默、知識與志勇,擺脫外在我的束縛,調整內在我的成見,讓心靈我自由展現!
  
裡面我最喜歡國王說的一句話:「走上了真理之道,就在沒有回頭的路,人得一次又一次回到沉默之堡裡面,去剝掉盔甲,面對最深沉的自己。」
  
下次在真理之道相逢時,讓我們別忘了點頭微笑!
 
四●討論議題:
迷失了自我,你將如何找回呢?你將如何應變呢?繼續沉淪或者重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