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主角杜克是一位驕傲又自滿屠龍英雄,從來不去傾聽外界的聲音,他的腦子裡滿是自以為是的想法。杜克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繼承他的盛名,所以,他強迫兒子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他也為了屠龍,而冷落自己的妻子。直到在因緣際會下,他遇到了專治心病的貓頭鷹、創造快樂的青鳥、寧靜國、勇氣國、信心崖與改變橋,杜克開始了改變自我了旅途。
在「寧靜」是指要接受無法改變的事,要接受自己喜歡的事很容易,即使有能力自己也不會去改變的事,這點沒有人是需要學習的。可是,要接受生命中無法改變的事,包括自己不喜歡的事,聽起來似乎不太容易。每當感到「事情怎麼沒有跟自己所想的發展」,就是這樣不知為何、沒有理由的堅持,讓自己的內心難以獲得寧靜。但是,自己愈能接受所發生的事,那麼自己不開心的程度就會愈輕。當我們學著敞開自己的心靈,會有更多的好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勇氣」是指改變可以改變的事,如果我們習慣毫無節制地把時間耗費在回想「自己的人生出了什麼差錯」的問題上,結果到頭來,連生命中的美好也不記得。習慣沉溺於自己狹隘的小世界,也不想想有些人的境遇比我們慘,甚至更慘,卻不會將生命虛耗在自憐自艾中。很多事情其實不一定是「非正樣不可」,我們也可以選擇去改變這些可以改變的事。「信心」是要確立我們的抉擇,在心裡愈想能力範圍內可能改變的事,愈去衡量正反兩面的情況,自己也就愈害怕──怕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也怕預期中可能發生的後果,這讓人裹足不前。「改變」學著如何自己解決問題,並勇敢的開始改變。
我們時常要想要改變自己,但有時卻又替自己找藉口,因而放棄改變。藉口會使許多人不去做追求快樂和幸福的事。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懂得認同自己,面對逆境時也不會予以解決。如果自己不採取行動,通常是得不到收穫,事情只會維持原狀,或變得更糟。用最樂觀的前景躍躍欲試,一味恐懼只會徒增自己內心的恐懼,而懂得鼓起勇氣,就變得更勇敢,開創屬於自己的幸福於改變自己是需要持之以恆的。
書中有一段話說:「人的情緒不會受外在事物干擾,只會受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干擾。」因為讓自己心煩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對事情的觀點或看法。以不同的眼光看同樣事情和對相同的情況採取了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會衍生出不同的感受與行為。有時候我們雖沒辦法控制事態的發展,卻可以選擇以健康的觀點面對,藉此控制自己對事情的反應。
本書堪稱《為自己出征》二部曲,真摯的文字與深刻的寓意,引領我們發現夢想的重要性、釐清生命的困頓,也了解如何傾聽生命中各種暗示與轉折。不彷踩著杜克的腳蹤,一起為自己的幸福出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