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0 優等
作  者: 黃詩文 
參賽標題: 為自己出征
書籍ISBN: 9576797187
中文書名: 為自己出征
原文書名: The Knight In Rusty Armor
書籍作者: Robert Fisher
書籍編譯者: 王石珍
出版單位: 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0年9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書中所描述的這位武士太常穿著盔甲已至於盔甲脫不下來,我們常常也穿著自己的盔甲,每個人的盔甲不同,有些人穿著隨和,好與人交往的盔甲,有些人穿著善良,熱心公益的盔甲,漸漸的這些盔甲脫不下來,人們忘記真實的自己是什麼?一段時間過去,連其他人也把盔甲的形象當成是自己的形象,當我們想要找回自己的時候,盔甲已經和自己形影不離了。而這位武士後來為了掙脫盔甲而出發去找梅林,他給武士喝了一杯叫做「生命」的東西,也讓他似乎體會到接受生命的時候,生命其實是美好的這件事。曾幾何時,我們為了不想看到某些東西,故意蒙蔽了自己的雙眼,誤以為這樣做可以解決一切的麻煩、煩惱,例如我們會忽視自己的缺點,不願意承認並接受它,但這個缺點的的確確存在著,而且是屬於自己的一部分,唯有認清事實並接受它,生命才可能是完整、美好的。
 
二●內容摘錄:
你開始能夠看到生命的不同,是因為你開始看到內心的不同處。(p.79)
人要在了解以後,才能真正看見。(p.89)
你愛自己多少,就只能愛別人多少。(p.131)
真正的知識是不分類的,因為所有知識始於同一個真理。(p.157)
神賜給人勇氣,勇氣將神給予人。(p.169)
 
三●我的觀點:
由這本小說可得知「相由心生」這句話是存在的,因為內心的想法是寬廣的,所以使得眼裡看出去的世界都變成美好的;當武士漸漸能接受動物們的說法時,同時也就證明了武士心中的好勝感已經沒有那麼的強烈了,代表著他也能吸收四面八方所向他投射出來的意見。因此我認為武士剛開始與梅林應對的話語只是一個藉口罷了,像我個人有時其實也會無論自己是對是錯就急著跟別人爭辯,我覺得是因為不想承認及面對自己所犯下的過錯吧!
  
「人要在了解以後,才能真正的看見」這句話真的講得很對,在了解之前,你所看到的根本就都只是虛擬的,而這一項虛擬也全都只是由你自己的潛意識裡所幻想出來罷了,真實卻也不真實,你根本還不夠了解,那是怎麼感覺得到它的存在呢?一切都是在自欺欺人而已!其實我們很少有機會面對真正的自己,因為我們都是以一些理由逃避;了解自己真的很重要,由於沒有人能夠比自己更親近自我,如果不了解自己,有什麼能力與別人相處呢?由故事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因為了解了自己,所以才有能力想像出自己隱密的那一面,發現自己的外表與內心是不一樣的兩個樣貌,每個人總會有表面,然而表面上的自己卻是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形成一個反差的,沒有透徹了解到自己的人壓根兒不會想到自己是有這麼多的模樣!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別人加諸在我們身上的傷害,我們總以一副冷酷的外表與別人交際,然後使得他人由內心產生出一種「跟你要保持距離」的想法!書中所提到的真理當然不會只有一個,我想真理假使只有一個的話,那麼這世上可就真的沒有天理了!果真真理只有那唯一的一個,那其餘的人、事、物該怎麼辦好呢?一成不變的真理太死板且也沒有存在感,反倒是會令人覺得不知所措吧!
  
例如書中提到的盔甲不一定都是負面的涵意,它也就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意思。讀完這本小說我也發現到我們自己當下的情緒也容易會影響到別人,相反的他人的情緒也會使我們自己有著不同的心境,像是別人感受到我們身邊這種快樂的氣氛,他一定也會被我們有所感染,看著我們充滿快樂的一面,自己也會不由自主的感到開心,這就是有點類似一種「同理心」的心態!還有對於做人也不可以太過於自私,不能凡事都只替自己著想、活在自己的思想裡,我們應該站在他人的立場、凡事盡自己所能的為他人付出,這樣也能因為「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心理而真正感到愉悅;不要呢貪圖任何一點的名利而故意裝模作樣的,此類行為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並不是發自內心的想替他人及自己做些事情或是著想!
  
我們該明白自己所犯的錯誤以及勇於面對失敗後的挫折,無論最後成功的機率是多少,只要我們有勇氣去嘗試就便有機會打敗自己原本害怕的事物,一旦確定自己真正的跨出那一步後,對於接下來的任何挑戰都能夠充斥著堅定的決心以及毅力,相反的就連對於不清楚的未來都無法勇敢的去面對,但是你沒有受傷、失敗過又怎能以勇氣來面對未知數的人事物,沒有人有辦法一次就成功、達到高峰,總是得試煉過N次且靠著曾讓自己遍體鱗傷的經驗來應對下一次的挑戰!
 
四●討論議題:
面對挑戰時,你是否願意為自己出征,打贏一場屬於自己的勝利?然而當你不小心失敗了,你又是否有勇氣站起來再次與挫敗奮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