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1 特優
作  者: 張瑞芸 
參賽標題: 擁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書籍ISBN: 9573083515
中文書名: 擁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原文書名: 擁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
書籍作者: 楊恩典/胡幼鳳
書籍編譯者: 楊恩典/胡幼鳳
出版單位: 百巨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0年9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一個從出生就沒有雙臂、右腳無法站立的女孩,被親生父母遺棄在菜市場,她的童年不同於一般人,但上帝賜給恩典一對全天下最偉大、最有愛心的父母,楊牧師夫婦,他們用毫無保留的愛,來照顧恩典,讓她充滿愛的環境中,也幫助社會大眾;雖比一般人在學習的路上更艱苦,可是卻不向缺陷屈服,讓她能夠面對、勇敢的接納自己,以及在各界的幫助下,一步一步的實現她的夢想,用她的雙手擁抱所有感謝的人,綻放屬於她生命的色彩。
 
二●內容摘錄:
P.27-我這一生就是不斷的在錯誤中摸索前進,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的矯正、練習,使我能由一個天生無臂、右腳畸形、脊椎嚴重彎曲的女孩,成為現在的我,我一生都在不斷的NG中尋找正確的方式,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P.56-即使是最平凡的擁有,只有分享才能夠使我們擁有的更多。
P.99-人們常為自己沒有的東西而煩惱,卻不知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如果上帝不給予,不是上帝的錯,是因為要教人們珍惜現有的。
P.210-我堅持我不當畫匠,我畫的是藝術品,不是商品,應付式的畫,一點生命力都沒有,我不想做一個沒有生命力的畫匠。藉著畫筆,表達對上帝造物之美的禮讚。
P.227-謝坤山常說「凡事向內求,不必向外求」。
 
三●我的觀點:
小時候看到楊恩典的報導,就對她非常的好奇,好奇她如何用雙腳活出比一般人還要精彩、豐富的人生。
  這本書沒有用華麗的詞彙,平鋪直述的內容卻深深改變我的內心深處,就如同在冬天受到太陽光照射這般的溫暖;我在讀的當中會把自己放進書中的情境,假設我沒有雙臂一出生就被遺棄,我能像她一樣對自己全盤接受、能贏得別人的尊敬嗎?我一定無法做到,我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因而放棄自己的人生,每天在悲痛中度過吧!我是個手腳五官俱全的正常人,但卻活得很平淡,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才藝、沒有特別樂觀開朗的性格,楊恩典卻能讓這麼多人認識她,樂觀的分享她所遭遇的一切,也可以活用她的雙腳來代替雙手,用雙腳畫出美麗的事物。
  她爸爸用他的山東腔說過:「她沒有手,上帝就免她勞役,這不是恩典是什麼?」,楊恩店知道世界上沒有人能給她比這對夫婦更多的愛,這對牧師夫婦給恩典的關心愛護甚至超過常人所擁有,雖然上帝沒有賜給她雙臂,但賜給她一對全天下最偉大、最有愛心的父母。上帝沒有賜給她機會認識自己的親生父母,但是祂賜給恩典一位慈愛的媽媽,智慧、幽默的爸爸,上帝雖然沒有賜給她雙臂,但賜給她有愛心、有耐心的老師,教她運用教繪畫,畫出自己對生命的期待與愛,上帝沒有賜給她雙臂,但賜給她能用心去擁抱世界。
  她所生活的環境物質雖然不富饒,但是精神上用遠是富足的!我想上帝在她內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或許她之所以能夠接受棄養她的親生父母,有這麼大的轉變,這麼的平衡,不會用恨去埋怨、責怪自己的父母,大概是因為上帝的愛,撫平她破碎的心田吧!她從小就住在育幼院裡,她小小的心靈深處有許許多多的疑問,導致她小的時候常常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對別人敞開心胸,但由於父母的關愛讓她感受到許多的溫暖,,因為他們的宗教信仰使她更加堅強;或許宗教信仰就是一種間接在心裡向上帝或神佛舒壓的方式,讓許多人們可以相信自己,有更多力量,但是也不能過度迷信,很多憂鬱症的人應該要試著多看看這種書,試著走出陰暗,她也因為藉著去傳福音方享她的過去,鼓勵很多人,所以有時候看到那些騎著腳踏車來台灣傳福音的外國人,我都會很佩服他們,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是我也曾經去教會聽過聖歌,光是聽音樂就會令人感動,難怪宗教是人撫育人心的。
  小學的時候謝坤山在我們學校演講過,我也很佩服他!我甚至覺得他比楊恩典更厲害,雖然他不是天生就沒有雙臂,而是因為意外導致雙臂截肢、腳趾也受傷,從此都用口來作畫,他也是一個很好的典範之一!
  楊恩典說:「我知道很多人其實也有助人的心,但是可能由於種種心理上的障礙,反而不願意伸出手,我沒有手,但是我可以用我的心擁抱你們,你們呢?」這樣的問題深深的影響我,我希望我可以學習她的精神,可以胸襟開闊,懂得時常幫助別人,對於弱者更要體貼他們,也要懂得感謝父母對我的付出,懂得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四●討論議題:
為什麼現在許多的社會大眾只要不小心生出身體殘缺或殘障的嬰兒,就蓄意的把他們棄養、隨意的丟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