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小時後因為家裡的經濟負擔實在是太重了,而且媽媽因為要賺錢,所以無法照顧兩個小孩,因此作者的母親只好半拐半騙的把作者推上火車,請經濟也一樣貧困的外婆家撫養,雖然外婆年紀已經不小了,而且唯一的經濟來源也只是靠著打掃學校的廁所賺來的微薄薪資,不過因為外婆有著一顆樂觀的心,所以每天都得以開心的度過,而且阿嬤的生活智慧真的很令人佩服;例如:「阿嬤在河面上架著一根木棒,攔住一些上游市場漂流下來的木片和樹枝,之前我到河邊張望的時候,還在好奇那根木棒是幹什麼的,根本想不到是外婆用來攔截漂流物的法寶。外婆把木棒攔下來的樹枝和木片晒乾後拿來當柴燒,外婆說:「這樣子,河川不但可以保持乾淨,我們又有免費燃料,真是一舉兩得呀。」外婆豪爽地笑著說。
現在回想起來,原來外婆早在四十五年前就已經致力於資源回收利用了。由於上游有個市場,所以攤販賣不出去的受傷蔬菜都被丟近河裡。外婆說:「開叉的蘿蔔切成小塊煮起來味道一樣,彎曲的小黃瓜切絲用鹽抓一抓,味道也一樣。」
不過快樂的日子也有休假的時候,就像台灣的一句諺語:「沒有每天在過年的啦」,所以有時候也會有河裡什麼食物都沒有飄來的日子,這時候外婆就會叫作者趕快去睡覺,而且會在作者吵著要吃早餐的時候趕他去上學,並且跟作者說:「早餐昨天不是吃過了嗎?趕快去學校上課吧,到了中午就有午餐可以吃了喔!」
就是因為外婆這種有趣又堅強的生活態度,深深的打動了我,因此我把這本書讀了好幾次,而且每次都有不同的全新感受,值得一看再看、反覆回味。
雖然這本書幽默又有趣,可是它除了搞笑之外,更有許多阿嬤的智慧喔!例如:「成績單上的1阿2阿才不重要,人生,才是總和力、生命是很珍貴的,那些想自殺的人還真是奢侈阿。」如果現在的人都能體會阿嬤的話,應該就不會有那麼多亂象了吧?
我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一定很多人都對自己的生活觀點有了大大的改變,變的不再那麼悲觀,能有積極的生活態度,用樂觀的心來面對每一件困難的事,遇到了一個難以跨越的困難,只要換個角度去想、去看,事情就會變的很簡單。
在現今的社會上,每天都重覆著一樣的事情,打架、暴力、色情、毒品、抗議,如果他們能夠看看這本書,一定可以發現,其實很多事情不一定要那麼衝動、那麼激進,每天都還是會發生很多令人大笑的快樂事,只要用心去體會、去感覺,快樂的人、事、物是無所不在的,只要贏向陽光,就不會有黑暗,只要學著超級阿嬤的樂觀心,每天一定都能過的快樂又安心,因為腳踏實地的感覺最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