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讓我學習到很多,以前我所不知道的事,也改變了我對人生的諸多看法。你相信嗎?有許多人很會、很喜歡跟別人相處,但卻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相處,意思就是面對自己。其實,我有時候也會不敢面對自己心裡的想法、也會不懂自己到底在想些什麼,而迷惑、恐懼,最後衍生成逃避問題。雖然我也知道這樣對自己一點幫助也沒有,可是還是會不想去面對,結果最後搞得越來越不懂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書中有提到,面對自己是了解自我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基本上,和自己相處是一種真正的自由,而不該被形單影隻、孤獨無依這些自憐所涵蓋,尤其是在這忙碌的現代社會中,面對著自己,細細地省思觀照,逐一的發現、整理,再平靜的與自己對話,這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更瞭解自己,也可能因此找到癥結,解開問題。
書裡面有一個道理,解開了我多年的困惑。小時候,還看不太出來自己到底是長得像爸爸還是媽媽,可是長大後漸漸地,我常被說長得不怎麼像爸媽,讓我覺得很受傷,有好幾度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他們親生的,但後來我跑去問了媽媽,結果證實了我果然是他們的女兒,只是我到現在還是很討厭被說長得不像父母,難道長得不像父母很奇怪嗎?但看了這本書後,我確信,不管父母長得怎樣、有多少的智慧,或是個什麼才藝都不會的人,生的孩子,不一定就會跟他們一樣,也許還是會有遺傳到某些特質,但不可能完全一個模子刻出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才華、能力絕對是個人性的單一擁有,不能移植,也無法讓授;孩子或許不像父母,但他一定會有屬於他自己的特質,誰都無法跟誰相提並論。
最後一件重要的事,也是我最想分享給大家的一個觀念。日子雖然是一成不變地重複著,似乎有用之不盡的「明天」、「下一次」、「將來」在等著我們,於是,我們將許多願望、想做的事,壓縮在不可預期的明天,總以為在將來會有機會去完成,可是往往不如自己所想的,那些原本可以實現、可以完成、可以享受的美好,結果都化為烏有,而留下遺憾。人生是一條單行道,錯也好,對也罷,都屬於人生的一部份,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學到些什麼,而不是等事情過了才在後悔,當初怎麼會這麼做。細數過往歲月,曾經擁有的剎那,便是永恆;那失去的,必然不屬於自己;留下的,定然應視為最好的,記得要好好珍惜,而唯一最真實、重要的,是現在、此時、此刻,好好把握當下,用心努力地活出自己。
其實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因為,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兒女,生來都是平等的,應當受到尊重。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和必需性,沒有誰是多餘的,所謂「生而平等」,指的並不是能力、權力,而是生命本身,一律平等,並無高低貴賤之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