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4 特優
作  者: 吳玉君 
參賽標題: 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不凡的成就
書籍ISBN: 9789866745973
中文書名: 柔軟成就不凡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吳寶春•劉永毅合著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二○一○年二月五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吳寶春一九六九年出生於屏東縣內埔鄉龍泉村,是個純樸的鄉下小孩,也因為家就住在大武山腳下,所以從小就以身為大武山的孩子自豪。由於家境貧窮,國中畢業後不再升學,到台北當麵包學徒,踏上麵包師傅之路,並從經驗中學習技術和經營管理。

 在當了十幾年的傳統麵包師傅後,因緣際會接觸到新式麵包的世界,開啟了對麵包美味的追求。為了做出心中充滿幸福滋味的麵包,多次赴日本進修學習。

 二○○五年,受喬禾國際之邀,組隊參加有「麵包界奧林匹克」之譽的「樂斯福麵包大賽」,並創下台灣盃第一名、亞洲盃第一名、冠軍盃第二名的世界殊榮!用來參賽的酒釀桂圓麵包更熱賣了十幾萬個!

 二○○八年的世界團體賽,也讓他得到了第一屆世界麵包個人大賽的資格。經過一番努力與練習,吳寶春已於二○一○年三月勇奪世界冠軍,以其研發的米釀荔香麵包,再度獲得烘焙界最高的榮耀。
 
 
二●內容摘錄:
沒有過人的天賦、沒有優越的背景,他有的只是,比挫折柔軟低伏得身段,比困難更堅毅不變的努力。(書的背面)

成長代表改變,而改變涉及冒險,從已知踏入未知。(p81)

事情必須預先規劃好、安排好,並且預留空間,才可以去做。(p95)

事情有諸多的可能性,因此要「正面積極地思考」,面對困難時要有「突破他、面對他、挑戰他!」的勇氣,不要被一時的困惑、能力或失意限制住自己前進的腳步。(p103)

我必須先看得起自己,才可能讓別人看得起我。(p209)
抱最大的希望,為做大努力,最最壞的打算。(p209)
 
三●我的觀點:
 他曾經是個最遠只到過屏東市區的小孩,陷在卻站在世界的舞台。終其一生,他的努力,都只是為了愛。

 <柔軟成就不凡>這本書述說著一位不起眼的鄉下小人物靠著堅強與不忘本的精神,終於獲得了無上的榮耀。他的成功絕非偶然,靠的是他不斷的努力與勤奮的學習。對他而言,學習並不是吃苦,在他努力的過程中充滿了大大小小的挫折,國中畢業的他雖僅認得500個字,但在他的人生字典裡沒有「放棄」兩個字;他堅定的信念造就了他耀眼的成就——榮獲2010年世界奧林匹克麵包大賽冠軍,成為耀眼的台灣之光。

 吳寶春先生16歲透過同學的介紹進入麵包店當學徒,一心只想著要「讓母親過更好的生活」。在他要出遠門到台北當學徒前,他媽媽告訴他:「你出門在外,要儘量做事情,好好打拚,不要和人計較。」簡單幾句話透露出媽媽對兒女的憂心,而吳寶春卻從中看出媽媽對他的鼓勵。媽媽的話和她的面容,成為作者奮鬥前進的動力。書中敘述到:有一次當兵休假回家,他看到餐桌上擺著一碗飯、一個可能吃了兩三天的魚頭,「這就是媽媽的晚餐」他難掩心中的愧疚,立誓要讓媽媽「免於貧窮的生活」、「不要因為賺錢而出去工作」。2008年在法國參加樂斯福麵包大賽的前一晚,他在心裡和已逝的媽媽說:「媽媽,我會聽你的話,我一定會努力,讓你的名字流傳,成為一種榮耀……」吳寶春做到了,是媽媽無盡的愛和鼓勵,堅定了他的信念,讓他度過挫折低潮,勇敢迎向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吳寶春「讓你的名字流傳,成為一種榮耀」這樣的期許讓我深深的感動,也讓我了解到父母對子女的愛和鼓勵是我們這輩子無法回報的,唯有及時努力、及時行孝,才能回報父母養育之恩、榮耀父母。

 吳寶春先生說到:「人生不一定是努力就會成功,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這句話是在他歷經了百般的挫折後的體悟。一個人要成功,靠的除了自己本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一群在你生命中扮演關鍵角色的貴人。在他努力的過程中,很幸運的,出現了許多的貴人讓他能繼續堅持下去,提升了他的成長,並開闊他的眼界。例如:當兵時遇到一位大專兵官建良,讓他愛上讀書,從前怎麼被老師逼著打也不念書的吳寶春,當兵時好奇心大起,開始探索著書本裡的知識泉源。還有 陳撫光先生,他讓寶春知道,要讓一件事情美好,必須喜歡它,對它產生興趣,「一味的去學習只為了過生活,用這樣的精神去做麵包,麵包怎麼也不會好吃。」他不但讓寶春真正愛上了麵包,還讓他打開了前所未有的味蕾,並使他的技巧更上層樓;在高雄帕莎蒂娜老闆許正吉,對吳寶春的那種尊敬與完全的信任,令他了解「信任」一個人有多麼的重要,將他在喜多田麵包店所學到的技巧發揮至極,這在他的麵包生涯中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在看了吳寶春的人生故事之後,才知他十二歲喪父,全家的生計重擔全落在母親瘦小的肩膀上,由母親含辛茹苦,一手扶養他們兄弟姐妹;即使家庭生活環境困窘,但在一個鄉下小孩卻不為所苦,反而用麵包來寫他的人生。

 學校的生活,是他不美的回憶,他當學生的日子短暫,愛鬧、愛玩、愛哭,成績又差,成了老師眼中的壞學生。但是他從社會裡學習,在工作中成長,得到很多貴人相助,因此給社會大眾一個很好的啟示:讀書不是唯一的路,只要用心,每個人都會成功。

 他的學徒修業是艱苦的,由書中許多描述可知:「雖然早在當學徒前就聽說,學徒生涯很辛苦」,一天工作十六小時以上是家常便飯,而且從早上忙到晚,幾乎是馬不停蹄,對體力的要求很大。」「麵包店學徒的假期又很少,除了每月兩天休假外,只有過年的短暫假期。」

 但面對這樣得情況,他從不抱怨,反而「趁大家下班後,還常常拿著剩下麵包團練習擀、揉、摺、疊、壓………的麵包整形功夫。」所以不但學得一手很紮實的工夫,更再工作上用心去體會做麵包的一些原哩,「在學習麵包製作的過程中,如果有太多東西要靠抽象的『感覺』,就存在著許多變數,很難轉換成有理論的基礎,並可以進行精確的測量和互相轉換的公式或配方。」甚至,為了學習成長,拿較低的薪水,因為他認為「這是為了出人頭地必須付出的代價。」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他經歷了許多難忘的學習過程,而這些經驗也讓他認識了全新的自己。以「最樂觀的期待、最壞的打算、最完整的準備」來面對任何的事。他曾聽說日本師傅菊谷在每次比賽時都把自己的狀態準備到「一百五十分」以應付突發狀況,而吳寶春要求自己要準備到「兩百分」。他想起以前的經驗,因為深怕自己被同樣的一顆石頭絆倒兩遍,在比賽前將所有可能的突發狀況都練習一遍。他說「對每一件事都做充份的練習,這不就是成功的要素嗎?」,因為這樣的高標準,讓他在比賽中才能夠打敗勁敵。正如嚴長壽先生在《總裁獅子心》書中所說的:「一分夢想,萬分努力,唯勤而已。」吳寶春的成功印證了:勤奮的練習、萬全的準備,夢想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

 吳寶春不僅榮耀了自己,榮耀了他在天上的母親,也榮耀了台灣,而我們也從中學習如何成就自己的不凡與榮耀。吳寶春以「柔軟成就不凡」,柔軟的不只是麵包,更柔軟了我們的心……。
 
 
四●討論議題:
當別人在為自己的未來努力,你正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