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4 甲等
作  者: 楊暖于 
參賽標題: 飲水思源
書籍ISBN: ISBN957331694
中文書名: 兒子的大玩偶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黃春明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皇冠
出版年月: 2000年02月16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兒子的大玩偶』這本書,充分的反映出人心及當時生活的艱苦語無奈,引起當時大夥的一鼓共鳴。作者黃春明,生於台灣美麗的宜蘭,為台灣當代重要的鄉土文學家,並且也同是位多才多藝的全方位藝術家,曾擔任小學老師、廣告企劃、電台記者、編劇、導演、製作人,利用這部片子或者這本書籍,來認識台灣在不同年代下的社會,了解過去的種種,和當時的生活。他的代表作有「鑼」、「莎呦那啦再見」、「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等。
 
二●內容摘錄:
男主角坤樹身掛廣告牌穿梭街道的場景;坤樹為了撫養小孩,不顧大伯的指責,當起「廣告的」差事,每天,從天亮到夜晚,小鎮裡所有的大街小巷,都得走上幾十趟,雖然每月收入並不好,工作又枯燥又可笑,但是起碼可以維持的生活。他回想起昨晚跟阿珠發脾氣的情形,覺得不該遷怒於她,他回到家門口,瞧見她已經泡好茶,拿來喝,而阿珠卻是跟隨坤樹的身影移動,想請求他回家吃飯,最後,她看到坤樹轉向走往家裡的路,心理覺得非常高興。 p.33.34

他看到阿珠揹著阿龍閃進屋裡,心頭如卸下重擔,坤樹就將小鎮裡所發現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她,偶然變成了地方新聞記者,不久,他又匆忙的走出門外,沿著農會的米倉而去。p.65
 
 
三●我的觀點:
「兒子的大玩偶」這篇故事描寫著台灣五零年代時下層社會百姓貧困的生活,像故事中的主角─坤樹,為了妻兒的生活便到處尋找工作,最後在電影院苦苦的哀求老闆,讓他化妝成小丑的樣子背著廣告到街上宣傳,老闆禁不住他的哀求終於答應了他。在得到這份工作後,他高興的跑回家告訴他的妻子─阿珠,說他已找到工作而且可以將孩子生下來。之後他便天天畫成小丑的模樣,背著廣告到街上到處走著,中間休息的時間就回家喝杯水,並和他的兒子─阿龍玩在一起,但都沒有把妝卸下來。

當阿龍不認得他的爸爸,只認得打扮怪異的小丑,帶起整個文章最悲情的高潮。藉由坤樹躊躇的打開抽屜取出粉塊,深深的望著鏡子,慢慢的把臉塗抹起來,不禁讓人為生活在當時社會下層的他們感到痛心。當他躊躇的拿起粉塊,我想他的心情是複雜的,孩子居然不認得自己!他低聲下氣為了不打掉孩子求得的工作、被大伯訕笑的工作,到頭來孩子只喜歡為了這工作化妝的自己,卻不認得卸下工作後的他,坤樹的心情只能說是複雜了。

男主角坤樹因為學歷的不足所以他要努力賺錢養家,但是只要他看到自己可愛的阿龍,就會忘記他自己的辛苦與疲勞了,就像我們自己的父母一樣,一直在外面很拼命,但是也不會有一點點的怨言,就只是為了我們吃飽穿暖,在生活中一定都是有喜有悲,為了兒子坤樹捨棄尊嚴,相同的兒子也是帶給他無限快樂啊!有時想要獲得更多就必須犧牲,對父母來說孩子本來便是甜蜜和沉重的負擔。坤樹他並沒有被現實壓倒,是個勇敢堅強的丈夫和父親。但是一個小丑的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喜樂與悲傷,黃春明觸動了我們溫柔而關懷的人性,我們不只是要更關心弱勢,更要學習坤樹如何在現實中維持尊嚴,如何面對逆境而繼續付出愛的精神。

台灣早期,人民生活困苦,他都忍耐下來,就為了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以養家糊口,與現今受到外來文化而改變的社會有極大的落差,但對於人類的理念層面來說,卻是不一定的,代表一個社會變遷的過程,也道盡了勞工滄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作者對下成人物的關懷。也是現今社會與果去社會的對比,在這個故事中有許多我們無法了解的現象。這些現象有許多更深一層的意味,這些意味隨著人人的觀點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感觸。高中生來看它,可以了解到傳統社會的現象,並體會到將來成人之後必須背負的責任。以成年人的觀點來看它,也許會有更多的感觸吧!

坤樹一家人是整個大環境下小人物的縮影,在這本書中可以清楚看出在時代的洪流中,底層小人物的悲哀。坤樹眼中帶淚的笑臉不斷擴大成整個畫面,笑容有多少,內心的淚就有多少,而那畫面也深深地映入了每個人的心。那一句:「因為我是我兒子的大玩偶!」更是替坤樹由一次次的心理衝突轉為合諧、甚是妥協之樣態做了最真實的註腳。
 
 
四●討論議題:
在這本書中,為什麼阿珠要禮讓火爆的坤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