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15 優等
作  者: 傅祺雅 
參賽標題: 《野性的呼喚》讀後心得
書籍ISBN: 9570405597
中文書名: 野性的呼喚
原文書名: The Call of The Wild
書籍作者: 傑克.倫敦
書籍編譯者: 陳佳慧
出版單位: 小知堂
出版年月: 2001年04月05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巴克是一隻優秀的雜種狗──聖伯納犬與蘇格蘭牧羊犬的後代,原本幸福的生活在南方溫暖而富裕的家庭,後來卻被園丁助手偷偷賣到極寒的北方去,進而被訓練成一隻雪橇狗。突然間從文明的世界被送到殘酷和野蠻之地──庫倫戴克金礦區,為了生存必須與惡劣的環境搏鬥。牠英勇的冒險故事與對野性呼喚的回應。
評論家說:「假如你喜歡狗,你會喜歡這本書;假如你希望知道有關更多阿拉斯加人生活的點滴,你可以在這找到第一手的資訊。此外,故事中的概念和意義都是第一等的。」證明了傑克.倫敦可說是所有狗兒故事作家中最具名望與權威的,廣受歡迎的程度無人能出其右。
 
二●內容摘錄:
有一種的狂喜象徵了生命的極致,除此之外,生命就無法昇華。(P.75)
友時在古老的本能撥撩下,驅使著人們離開喧囂了都市來到森林和原野,使用化學動力的鉛彈射殺動物,是寫的念頭和殺戮的快感,這些本能巴克都具有而且備感親切。(P.75)
若想在殘酷的鬥爭中求得生存,這種善良悲憫的道德關不但毫無價值,甚至徒生阻礙。(P.88)
在原始生活中,不是殺就是被殺,不是吃就是被吃,這是鐵律。(P.140)
巴克知道人類就是因為有了棍子和鞭子,所以牠們必須屈服,如果人類沒有了手上的東西,那就和他們沒兩樣了。(P.65)
 
三●我的觀點:
作者栩栩如生的寫作,呈現了最直接及震撼的視覺感受,這是一個關於爭奪及生存的故事。因為園丁曼紐的貪心,巴克被迫賣到別的地方,而被沛洛照顧的巴克,也因為自己的私心及榮譽,讓巴克踏上了一條別人為牠所選擇的路,因為人類所謂的「自我」巴克被迫在強者為王的環境下生存。然而巴克也用著自己的智慧及本能,度過一次次的克服難關,巴克的生存意志,比任何人類或者動物還要堅定,因為巴克明白,只要自己有一絲的怯步或一點的同情,自己將永遠的消失。在巴克的世界裡,「你死或我亡」是法則,殺戮只是必要的過程,只有嬴沒有輸,絕無平手。雖然在人類眼裡看來只是殘暴、痛苦不堪的行為,但巴克及其他狗兒都明白,那是一種自尊,是一種驕傲,而牠們也明白,不是懷著自尊及驕傲而死去,就是懷著痛苦和遺憾的死去。在日復一日看似墮落的生活裡,巴克體內原始的野性,也逐漸被喚醒,逐漸回到原始,逐漸發現天堂……
在現今的社會裡,每個地方都存在著自己的一套法則,而每個人都在法則下生存。像是爾虞我詐的商場,如果在原始的世界裡,每個人拿起了長矛,也只是無止盡的殺戮,直到戰最後傷痕累累,用沾著鮮血的雙手,踏過一具具死在自己口中所謂的「原則」的屍體,去取得自己想要的。但是現在的文明崛起,他們只不過是把本能藏起來,一但染上一點點鮮血,也會變的嗜血、殘暴。像是潘朵拉的盒子,看似美好跟希望的背後,還有黑暗及痛苦,等到釋放出能量的時候,也是同樣難堪的局面,而巴克及其他狗兒們,只是用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出來,就像文章內容所提的,人類就是因為有了棍子和鞭子,所以牠們必須屈服,如果人類沒有了手上的東西,那就和牠們沒兩樣了。
而書中最溫馨的地方,就是桑頓對巴克的愛。那是真心對待巴克的第一個主人,卻也是巴克的最後一個……因為不會說話,只能靠肢體碰觸來表達愛的巴克,雖然一開始這種行為可能會被誤解為「攻擊」,但久了就會了解,那其實是巴克也想對桑頓付出同等的「愛」的表現。到最後即使內心深處的那野性的呼喚不斷的響著,巴克始終堅持不離開讓牠學會愛的桑頓,直到最後一刻的到來。
在故事裡,巴克看到了人類為了金錢的醜陋面貌,也感受到了希望被燃起後又熄滅的失望,也學到了為了愛牠而呵護牠的人。但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不管到了怎樣的環境,巴克從不放棄「生存下去」的意念,雖然過程充滿著困難,但是最終的果實卻是甜美的,在看似悲傷的結局下,卻蘊含著巴克永遠的精神及意念,而最後狼群之歌的呼喚,會深深埋在每個人心中。
 
四●討論議題:
再單純的生物在適者生存的環境裡,嘗試著殺戮和鮮血,也依然能夠保持著最原本的自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