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作樂,在有必要時,我以悲憫心解開他人的心結。我輕鬆看待煩擾我的事。大部分的人在生命中都會有個人,通常是家人,我們會任其以情緒化的惡意破壞我們的生活,與其正面接觸,我們既覺得受挫也充滿罪惡感。學習以悲憫心相待,才能解脫這種人帶給我們的重負,但我們需要最大的鼓勵完成它,這也是我們可以為自己做道的最大的一件事。
在書中一小段故事裡寫著,珊蒂為他酒鬼哥哥的事,承受著嚴重的罪惡感以及挫折感。他深信她得到父母全部的愛與關懷,他的失敗裡當由她負責。經過無數次的溝通、反駁或同情(企圖改變他的心意),但在他眼中她永遠是個壞蛋。嘗試過太多次仍不得其門而入的珊蒂決定玩下去,不過不再拼命的去做,反正對自己不會有損失。
在他們最近的交談中,她哥哥又開始念經般訴苦她的可憐:如果不是為了妳……我……。她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處理,想像有卡通片中的鉤子繞著她轉,她用手將它們揮開,用非常小——的聲音告訴自己,「我今天不需要你了,走吧!」於是山地開始真正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趕走了所有的舊事和常刺傷她的討厭「鉤子」。
當珊蒂不在把哥哥的批評當一回事後,她能開敞心胸對他,她不反抗他、也沒有激怒他,但是他的行為有所轉變了。有時候,沒有改變他人心意的企圖,讓他對我們毫無戒心,我們反而可以很輕易地解決問題。
每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態度,應該先由尊重開始!尊重是必然的,用尊重每件事、每個人。自動過著無傷害的生活。以崇敬心對待所有的生命形式。
想像——一個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會受到損害的世界,將是怎樣的景象?不再有戰爭,雨林回復茂盛,孩子不會再受到虐待,女人不必為爭取平等、抵抗批評、拒絕不公而戰!美夢如何成真?從自己開始做起,我們勇敢地、自覺地採用不傷人的溫和態度,在我們行動與說話之前,先停下來並自問,「我這樣的說法和做法是否會傷害到其他人或事?」
在自覺與不自覺的層次中,傷害是免不了的。但就好比抓到一隻蜘蛛,我們可以選擇,將它丟出門外而不是殺了他。所以,或者在我們覺得可能會傷人前,換個方式表達,但是我們必須確定除了以待人處事可以接受的原則外,也應包括我們發自內心真正的尊重。
一件有趣的事發生在開始無傷害的生活練習時。所有生命不可侵犯的神聖意義肇起於我們的覺醒與了解。我們開始在每件事上感受到上帝的恩惠、開始體會,不論是在對有生命的形式或無生命的形式都必須尊重,在我們的心靈中必然地會呈現一片清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