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15 甲等
作  者: 呂文獻 
參賽標題: 汪洋中的一條船
書籍ISBN: 9579790418
中文書名: 汪洋中的一條船
原文書名: 汪洋中的一條船
書籍作者: 鄭豐喜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主人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1983年五月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汪洋中的一條船」是一篇很感人又偉大的故事,他們家有七個小孩,從他剛生下來時,因為他自幼患有先天性兩腳萎縮症-兩腳不能站立、左腳左右彎曲、右腳膝蓋以下萎縮、足板往上翹,是個畸形怪嬰,因為家境不富裕,無法幫他醫治雙腳,從小就過得非常艱辛,但他從不氣餒,也不因此而放棄生命,反而更加的努力,靠自己的雙腳用爬得去上學,不像命運低頭。本書作者雖小伏地爬行,受盡人間的揶揄和嘲弄,強烈的求知欲和向上心,卻使他爬過無數的荊棘,完成了大學教育,還獲得舉世無雙的偉大而強烈的愛情。
「汪洋中的一條船」是一本約十三萬的字的回憶和奮鬪史,寫一個下肢殘缺,爬行求生的青年克服逆境,與命運抗爭成功的今過。
 
 
二●內容摘錄:
1.做事不怕吃苦,因為越苦越能磨練出一個人的毅力。也不怕失敗,因為成功是多次失敗所導致。還有不要怕困難,因為越困難得事,越能使人變成偉大。P.40
2「.不要怕苦,不斷的磨練自己,默默的耕耘,總有一天會出人頭地的。」P.150
 
 
三●我的觀點:
「汪洋中的一條船」以悲情的描述,強調鄭豐喜樂觀、進取、勇敢、積極的人生態度,敢於面對一切生命中不斷的努力,他從不氣餒,也不因此而放棄生命,反而更加的努力,也從不自暴自棄,我從這本書了解他艱苦的一生及他當時埋怨上天對他的不公平。「汪洋中的破船」,是以比喻他的殘缺,而這艘破船終能在殘而不廢中向風雨搏鬪,同波濤奮戰歷經困境,以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澎湃活力,迎向霞光萬道的航程。

我最欣賞書中作者所引用吳小姐的一句:「只要能夠協助他成功,我願意犧牲。」如今,付出人世間最積致愛心的吳繼釗小姐,不但沒有白白犧牲,而且在作者身上,分享到無比的快樂和榮耀。社會正為作者「爬」出一條光明大道,駛入安全的港灣而喝采、而讚佩。

我覺得我們因該對身心障礙的人需要一個關愛和幫助,一個身心障礙者最需要對自己要有自信,不要確遭受到他人異樣的眼光,失去原有的信心與尊嚴,也不要失去活下來的意志,更要對自己勇敢的活下去。

鄭喜豐從小自幼患有先天性兩腳萎縮症,兩腳不能站立只能爬行,以爬行迎向不可測的人生旅程。在爬行中,他嚐到了流浪的滋味,也嘗試過如同拾荒的生涯。他跟江湖老人與猴子在各處賣藝,他隨兩位叫賣的婦人飄游雜耍,他也提籃掛在脖子上,在農家收獲的日子,爬著去撿花生、拾田螺、找野菜。含著悲痛、咬緊牙根,挺起脊樑,默默的忍受掙扎,表現出堅強的生命力。
如果換成我是鄭喜豐,自幼患有先天性兩腳萎縮症-兩腳不能站立、左腳左右彎曲、右腳膝蓋以下萎縮、足板往上翹,是個畸形怪嬰,的話。當時我會消極快樂的活下去,會往自己的夢想努力前進,不會半途而廢,不放棄的想法前進,但對於現代的人連嘗試都不想嘗試,就中途放棄,就因為這樣成功機率小。而不去嘗試的人是會吃大虧的。如果沒有嘗試的開始,那麼不管成功機率有多高都是枉然。只要肯嘗試,就沒有不可能。任何事情都去嘗試一下,只要你能嘗試,就會成功。但不肯付出去做的人,永遠都看不見成功。實踐力行的人將會邁向成功,只要再加把勁,成功自然就到手了。

當我讀完了「汪洋中的一條船」,我頓然覺得自己這點勞苦算得了什麼?比我們更痛苦的人呢!鄭喜豐在書中雖也有過對造物者少給他兩條小腿的埋怨,但從無向命運妥協的意念。不幸殘障的人讀了這本書,能尋求生的燈塔;健壯的人,尤其是那些消極禿唐不思上進的青少年讀了這本書,當更會對自己的過去有所憬悟,一個擁有完整軀殼的壯男俏女,難道會比不上鄉天殘缺,跪著爬行的鄭喜豐?虫而激發奮鬪和進取的心志。
 
 
四●討論議題:
如果你一生下來,你的腳跟別人與眾不同,你會埋怨、還是接受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