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個令人摸不透更猜不著的東西。有時甜蜜,有時悲傷,但不管怎樣,都比不當過一個母親知道懷胎十月所生下的骨肉,居然是個五體不滿足來的驚訝。
乙武洋匡,這個名子早已家喻戶曉。打從一出生便被判定是先天四肢畸形,如果你孩子的母親,能接受這樣的噩耗嗎?或許能,也或許不能,但乙武的母親不僅接受他,更說一句震撼人心的話:「不管他長的如何,他永遠是我的孩子。」
國小,是每個孩子人格養成的黃金時段,但一個畸形兒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成人接受,更何況是只有七、八歲且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學生?但乙武的母親卻決定讓乙武上學,雖然一路上跌跌撞撞,但經過母親的努力,同學的全心接納,國小在乙武人生中佔了重要的部份。
他曾說:「憶起剛入學的第一天,同學們看到他的輪椅,就像一隻隻好奇的貓,東摸摸、西瞧瞧,大家一句一句的發問,我像是專家回答的頭頭是道、一臉得意。」他也說:「下課時,只要我去哪,身旁一定是圍著一群人前擁後簇的,那時總感覺自己像個國王似的。」
乙武從小就是個孩子王,同學們都會問他為甚麼沒有手腳,乙武就會回答他們說:「我在媽媽的肚子裡生病了,手腳沒有長好」,所以同學們都會主動的幫助乙武做
一些事情;但是他的老師不准同學幫忙乙武做事,理由是這樣做會讓乙武養成習慣,反正同學們會幫忙自己就不做事,好像有特別待遇,也考慮到體力的問題,乙武雖然沒有手腳但是正在發育、成長的時期,不鍛練一點體力是不行的。他的老師會這樣做一切都是為他好,也造就了乙武不屈不撓的精神。他的老師而且也不讓乙武
有坐輪椅的習慣我們一般人都會想他身體上有障礙,本來就不方便,為甚麼不讓他坐輪椅?但他的老師想很多,認為現在寵他沒有用,他遲早要獨立生活。
乙武洋匡在國一暑假時想跟同學出去玩,他父母一下子就答應讓他跟她同學一起出去玩,乙武的父母還自己計畫要去香港玩,他們不會因為乙武是殘障人士就過度保護,不讓他出去,反而還會支持他,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家人之間的信任跟父母的愛,讓乙武有更大的勇氣與信心面對人生的挑戰。「不管有沒有殘障,每一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程度的障礙,如何克服心中的障礙當務之急,所以必須打開心胸,探索障礙的來源。從乙武洋匡的身上,我覺得身體上的障礙並不是真正得障礙,只要有正面的的人生觀,事事必能克服,我們要對自己充滿自信,每個人都有長處,當然也有不足之處,面對不足,我們要坦然接受。
高中時的乙武洋匡,不愛讀書,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的事是:他高中數學才考7分,很可怕的數字!雖然數學考7分,大學也能考上早稻田大學,不過,這樣可以顯示出,只要有努力,就會有收穫,乙武洋匡一生中,一直不斷的在努力,但他走的路還算順利,每一次遇到什麼事情,就好像有神明在幫他一樣。
雖然乙武天生沒手沒腳,但他卻沒有因此自卑,反而還有這種想法:「既然有殘者做不到的事,應該也有唯獨殘障這才做得到的事。上天是為了叫我達成這個使命,才賜給我這樣的身體。」或許是這樣樂觀得想法,使得他在每個地方受每個人的愛戴。乙武先天性的殘缺並沒有為他帶來傷害,他反而還認為這是他獨有的,許多先天性殘障的人常常會因為自己的殘缺而自卑,甚至因此結束掉自己的生命,乙武就是跟他們不一樣,當然一開始會有人對他的身體指指點點,但他絲毫不在意,還是依樣積極樂觀的面對人生。
能有像乙武這種想法的人少之又少,即使身體沒有殘缺的人也不一定會有。因此我們應該效法乙武的態度跟精神,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人生不會因為有手有腳就變得完美,也不會因為身體的殘缺就注定不完美。」從乙武說點挫敗而不完美。記住這一點:「天生我材必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