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31 甲等
作  者: 黃郁雯 
參賽標題: 危險心靈讀後心得
書籍ISBN: 9573319632
中文書名: 危險心靈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侯文詠/著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皇冠
出版年月: 2003年06月23日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本書的主要故事是在描寫一名十五歲國中生謝政傑奮勇挑戰台灣教育體制的故事。小傑在故事的開始因為在導師詹老師的數學課看聖堂教父漫畫,而連人帶桌被趕出教室外罰坐。詹老師請小傑的媽媽來學校處理,卻不時羞辱小傑的媽媽;小傑一時控制不了情緒,推倒詹老師;校方針對這件事,給小傑記了大過;但小傑和媽媽不認同校方的措施,因此與校方產生了衝突。小傑的爸爸媽媽為了替小傑討公道,雖然知道會很辛苦,但是仍然決定抗爭。 小傑雖然因學校的事情而心情搖擺不定,常常思考著『如果我堅持的是錯的呢?』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被詹老師和反對勢力擊倒,書中描述他如何堅持抗爭,堅持對抗台灣惡劣的教育體制。雖然結尾並沒有說明是否使教育部改變,但是結局算是圓滿落幕。
 
二●內容摘錄:
當我們不再保有孩子的純真時,青春,歡笑,自由與想望也就遠離了,我們彼此責怪,互相蹭恨,鬥爭,殺戮.....直到我們徘徊在黑暗與荒蕪裡,直到無助的吶喊與哭泣淹沒了我們。我們要明白的告訴每一個人,是我們的平庸,冷漠,虛痿,貪婪讓生命變成一連串失去純真的過程,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親手種下死亡的種子.....(P.349)
 
三●我的觀點:
這本書可以改變很多人的想法,也可以了解大部分青少年的思想,這本書看完了,內容有很多地方讓我感同身受,我很羨慕謝政傑對於改革教育的勇氣。

很多家長或老師們為什麼會覺得現在的小孩越來越難教育?是因為家長、老師們沒有用好的教育方法?是時代改變了?還是孩子只想做自己,不想被限制住?還是教育的制度出了問題?

從本書中,其實可以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小孩子是想變壞的,只是在大人的世界裡總是把這些孩子的行為貼上不好的標籤,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導致他們的行為就越來越偏差。在我的想法裡,學生最需要的是傾聽,他們希望父母及師長能傾聽他們,和他們像朋友一樣的互動,彼此之間沒有距離感沒有權威式的教條,只要大人們願意聽他們說。

新聞報導常出現關於青少年的脫序行為,讓很多人會認為,小孩怎麼這麼難敎呀!也會有人對於現在的青少年很恐懼,為什麼他們會有脫序行為呢?是學生課業壓力太大了呢?還是家長沒有在管教?老師沒有敎好?學校教育有問題?社會太複雜了?其實各種原因都有,學生有時候缺乏正確的觀念,所以才會犯錯,如果學校真的能帶給學生快樂,那所學校或許會有很多學生想要去讀,如果所有學校的老師都能夠了解學生在想什麼,那就好了,老師應該要讓學生有很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會真心想學習,這樣學生跟老師才會互相喜愛,而不會互相怨恨。
最近不斷的出現許多霸凌事件,讓全台學校都變的很嚴肅的話題,學校為了防止再有霸凌事件的發生,管制就越來越多,是真的要越管越緊,學生的心態就會變的更好嗎?我個人是認為這樣只會讓學生們更不快樂,反而會更反感,會霸凌同學的人,原因可能是父母太過溺愛或是沒有得到父母的愛或是家庭教育失敗還是老師沒有敎好?還是小孩個人心理因素?這些都是大家要深思的問題。

有部分的家長會把孩子送到美國留學,就是因為最大的不同是美國的教育在同一個學習階段幾乎都可以互通,提供青年學子多元的選擇與嘗試的機會。這是所有學生所想擁有的吧!不喜歡上學的同學,一般來說是因為學校的教育,沒有讓學生感到興趣或是學校限制的太多還有很多考試的噩夢,讓學生的學習態度降低。第二個不同是讓學生在不斷的肯定與否定中決定「自己」要唸什麼。大部分台灣的父母讓孩子有一個觀念「只要會讀書就會有好的工作」但這並非是這樣,現在也有人靠著一技之長,也是有了很好的事業,還有我國的教育制度在同一個學習階段的互通性小,就像高職轉換到高中。第三個不同就是我們的學生們常常還沒自己作決定,往往就依從「老師之言、父母之望、社會之趨」就認定科系或職業,一但發現是個錯誤,不僅是浪費了時間,也浪費心血,那應該責怪誰呢?美國的制度跟台灣的差別在於學生的自由跟創意,台灣學生往往把升學跟就業當作是學習的動力和目標,但是有時忽略了自己的興趣跟專長,當然不論是台灣或美國, 學生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如何,我們的教育制度現在是無法有所改變,「快樂」一直是全民所想要生存活下去的理由,因為需要改變的不只是現行的教育體制,還有現在社會上每個人的價值觀。我有個去美國留學一年回台灣的同學就有很深的感觸,他說:在國外,你哪一科不好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他們覺得你對於那方面並沒有天份,他們會盡量找出適合每個人的路,對於自己不適合的,他們絕不會逼孩子們強求。舉出這個例子並不是想表達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想藉由外國的經驗來看台灣,是不是需要改變一下現在的教育問題?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來自四面八方的中輟生,每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他們更需要社會大眾付出關心與照顧,希望教育部能讓他們的人生有了希望,有個奮鬥的目標繼續學習,也讓全國的學生對於學校的學習興趣都能夠提升。



 
 
四●討論議題:
教育部為什麼不將心比心來改革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