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他的文字敘述不像是在寫書讓你讀,反而像是朋友在你身邊有一句沒一句的把自己的遭遇閒閒地說給你聽一樣,我覺得是很值得推薦的一本書。
主角昭廣從小家境就不是很好,他爸爸因為當時原子彈投在廣島,還殘留有大量的輻射塵,而這趟廣島之行,卻不幸的讓他得到了原爆症,後來因為重病在床過世了,使得昭廣毫無有關爸爸的記憶。我們的生活跟昭廣比起來實在是幸福太多了,可是有些人卻還總是怨天尤人、不懂得滿足,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才對。
昭廣的媽媽在他爸爸過世以後,獨立扶養他和哥哥,昭廣的媽媽為了讓他受到比較好的教育,所以就將他送去住在佐賀的阿嬤那裡寄養,使他被迫比同年齡的小孩要多承擔一些事,例如:他要比同年齡的小孩先學會獨立,大部分的小孩肚子餓都是等著媽媽煮好飯要吃,可是他卻要先學會煮飯給自己吃,他無法跟其他的小孩一樣,有個與家人共處的溫馨、幸福又快樂的童年,不過也因為這樣,讓他的人生有了許多可能從來也不會發生的趣事。
我覺得昭廣的阿嬤是個很酷又很有趣的阿嬤,她會在腰間綁一條繩子,繩子的尖端綁一塊磁石,走路時可以利用磁石吸到一些釘子和廢鐵,就可以把那些釘子和廢鐵拿去賣不少錢,這是昭廣的阿嬤生活中一個有趣的賺錢小方法。昭廣的阿嬤家前面有一條河,上游有個市場,尾端岔開的蘿蔔、畸形的小黃瓜和一些表皮受傷賣相不好的蔬菜、水果都被丟進河裡,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東西會從上游漂流下來,她就在河面架一根木棒,她就會把那些被攔截下來的蔬菜、水果的表皮再削掉一些,吃起來味道就跟那些表皮漂亮的蔬果沒什麼兩樣,昭廣的阿嬤稱這條河是他們家的「超級市場」,但是她說這個超級市場只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即使今天想吃小黃瓜,也不一定吃得到,完全要聽憑市場的供應。」真是個無限開朗的阿嬤啊!雖然沒有什麼豐富的大餐可以吃,但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有趣。像現代的有錢人,有的每天都吃好、穿好、用好,要什麼就有什麼,三餐都吃山珍海味,根本就不知道窮人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我覺得每天都可以直接在自己家外面撿到新鮮的蔬菜、水果,而且又不用花錢,節儉又有趣。
也許在一般人的眼裡根本無法想像這是個什麼樣的生活,連想也不想去想,可是我卻好想體會看看昭廣和他阿嬤在一起生活的那種感覺。或許是因為我的阿嬤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的緣故吧,所以也想要體會看看與阿嬤生活相處的感覺。
昭廣的阿嬤是個完全做自己、不做作的人,就算窮又有什麼關係,不用在乎別人怎麼取笑你窮,只要沒做壞事,沒去偷、去搶、對的起自己就好了,不是嗎?一個人出生於富裕或貧窮自己是無法選擇的,但是我們可以靠後天的努力去彌補。老天爺讓我們貧窮,是在磨練我們不被環境所打敗,要我們更懂得去珍惜每一事物,貧窮不是一無所有,不一定就要擁有實質上的東西,其實擁有心理層面上的東西,或許比那些有錢人還要富裕個幾百倍,因為貧窮人可以創造出只屬於貧窮人的樂趣。可是有錢人總是要忙著他的大事業,通常很少有時間可以去放慢腳步、用心的去看這個世界。生活中或許擁有金錢和他的事業,但是卻連與家人在一起好好相處的機會都沒有,那麼這些有錢人跟窮人比起來或許還比他們貧窮的許多吧!
事情是正、是反,完全看人怎麼去想。因為沒有錢,所以不幸福,我覺得大家似乎被這種心態束縛得太緊,昭廣的阿嬤說過一句話:「窮有兩種,窮得消沉和窮得開朗。」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所以絕對不要貶低自己,因為路是自己開出來的,每個人都有無限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