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從一開始的氣憤填膺到最後的喜悅歡呼,我的情緒隨著故事而有所改變,每一段也都讓我印象深刻。
六歲的席拉從不開口說話,也不哭泣,很難想像這般大的小女孩曾經被母親遺棄在高速公路上,又飽受家人的虐待,明明才六歲大卻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
桃莉•海頓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一位教導心智疾病方面的專家。
她和別人不一樣,她是唯一不放棄席拉的人,她給予的耐心、愛心以及她所付出的努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不論席拉再怎麼惡劣,她總是能將這份氣憤轉為更多的關心,她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慢慢的打開她防衛的心,盡她所能的給這些孩子一個完整的愛,她的付出不得不讓讀者佩服。
看了這本書之後,讓我體悟到原來這些孩子並不是天生就這麼壞、這麼冷漠惡劣,他們的背後藏著我們不知道的故事,有些長期處在暴力的家庭環境下,造成他們的行為偏差,以一種「防衛」的心態在生活,並且認為排斥別人就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必須時時刻刻保護著自己,以免再受到外界的傷害。她們並不是無藥可救,而是從來沒有人會願意去了解她、關愛她,只是一味的去排斥她、斥責她。我想只要有人肯去教導、關懷她們,相信她們一定也會試著去接納我們給予的愛。
老實說,看完這本書讓我對桃莉•海頓有著深深的崇拜感,她給的愛遠遠超過許多人,甚至是父母,在我眼裡她就像是這些孩子的守護神,守護在他們的身邊免於再次受到傷害,並且將她們一個一個拉回正常的軌道上,擺脫別人不一樣的對待。
我認為這些做父母的應該要像桃莉•海頓一樣對孩子有耐心並且給予她需要的關愛,而不是拳腳相向,這樣只會對孩子造成無法抹滅的陰影,這些後天的影響也會讓她們成為「暴力者」,將這些情緒全部抒發在他人身上。相反的如果她們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以後他也會學習怎麼去愛、去關懷別人。
我覺得席拉真的是個很具勇敢的孩子,雖然剛開始他惡劣的程度實在讓我看不下書,但是作者對他一天一點的關心使得仇恨對他來說漸漸的也不再那麼重要了,這樣的發展讓我感到很欣慰,原以為作者會因為沒輒而放棄她,沒想到她的暴力冷漠卻讓作者感到不捨,想將她擁入懷裡的衝動又增加了,我很高興席拉最後可以突破自己的心防接受別人對她的關心,也學會了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以暴力來發洩自己的憤怒,成為一位人見人愛的小女孩。
席拉能有這樣完美的結果全都要感謝桃莉•海頓的耐心教導,世界上需要更多像她這樣的人。
她不只可貴,簡直不可思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