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二年級 239 優等
作  者: 郭軍亞 
參賽標題: 渴望被愛的孩子
書籍ISBN: 9789578942837
中文書名: 她只是個孩子
原文書名: ONE CHILD
書籍作者: 桃莉•海頓
書籍編譯者: 陳淑惠
出版單位: 新苗文化
出版年月: 1997/01/01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這本書是在敘述一位專門教導情緒失調的孩子,每天面對的都是暴力、貧窮、酗酒、性虐待、生理虐待、漠視和冷漠。「難道不會覺得力不從心嗎?」許多人這樣問,但作者認為她們都只是個孩子,並且是很具勇氣的,她說很不幸的是我們從不能體會那種切身的感覺。

本書內容主要在紀錄作者改變一位兇野、飽受虐待的孩子。
作者表示之所以會寫這本書不是為了博取同情,而是在提供一個答案,一個對心智疾病的工作上感到力不從心的問題的答案。它是一首人類靈魂之歌,因為這個小女孩一如我們所有的人一樣。她是一位生還者。
 
 
二●內容摘錄:
如果我不哭,她們就不知道我受到傷害,沒有人可以使我哭。(p.95)

你覺得我能夠馴服一朵花嗎?它將會成為我自己特有的花朵,而且我會為它負責。我可以將它馴服成為我自己獨有的花朵。(p.175)

如果一個人甘願被馴服的話,她就有可能會慟哭悲傷的。(p.131)

每當妳想到那個愛妳的人,妳便會一點一滴的感覺到他們的愛。(p.130)

妳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我想我永遠都希望妳就是我特別的小女孩。我想那就是為什麼我ㄧ開始就會馴服妳的原因了。(p.128)

如果妳馴服了我,那麼我們便會彼此需要。對我而言,妳將會是這世上獨一無二的。(p.124)
 
 
三●我的觀點:
看完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從一開始的氣憤填膺到最後的喜悅歡呼,我的情緒隨著故事而有所改變,每一段也都讓我印象深刻。

六歲的席拉從不開口說話,也不哭泣,很難想像這般大的小女孩曾經被母親遺棄在高速公路上,又飽受家人的虐待,明明才六歲大卻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

桃莉•海頓是這本書的作者,也是一位教導心智疾病方面的專家。
她和別人不一樣,她是唯一不放棄席拉的人,她給予的耐心、愛心以及她所付出的努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不論席拉再怎麼惡劣,她總是能將這份氣憤轉為更多的關心,她一天一天一步一步慢慢的打開她防衛的心,盡她所能的給這些孩子一個完整的愛,她的付出不得不讓讀者佩服。

看了這本書之後,讓我體悟到原來這些孩子並不是天生就這麼壞、這麼冷漠惡劣,他們的背後藏著我們不知道的故事,有些長期處在暴力的家庭環境下,造成他們的行為偏差,以一種「防衛」的心態在生活,並且認為排斥別人就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必須時時刻刻保護著自己,以免再受到外界的傷害。她們並不是無藥可救,而是從來沒有人會願意去了解她、關愛她,只是一味的去排斥她、斥責她。我想只要有人肯去教導、關懷她們,相信她們一定也會試著去接納我們給予的愛。

老實說,看完這本書讓我對桃莉•海頓有著深深的崇拜感,她給的愛遠遠超過許多人,甚至是父母,在我眼裡她就像是這些孩子的守護神,守護在他們的身邊免於再次受到傷害,並且將她們一個一個拉回正常的軌道上,擺脫別人不一樣的對待。

我認為這些做父母的應該要像桃莉•海頓一樣對孩子有耐心並且給予她需要的關愛,而不是拳腳相向,這樣只會對孩子造成無法抹滅的陰影,這些後天的影響也會讓她們成為「暴力者」,將這些情緒全部抒發在他人身上。相反的如果她們能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那麼以後他也會學習怎麼去愛、去關懷別人。

我覺得席拉真的是個很具勇敢的孩子,雖然剛開始他惡劣的程度實在讓我看不下書,但是作者對他一天一點的關心使得仇恨對他來說漸漸的也不再那麼重要了,這樣的發展讓我感到很欣慰,原以為作者會因為沒輒而放棄她,沒想到她的暴力冷漠卻讓作者感到不捨,想將她擁入懷裡的衝動又增加了,我很高興席拉最後可以突破自己的心防接受別人對她的關心,也學會了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再以暴力來發洩自己的憤怒,成為一位人見人愛的小女孩。

席拉能有這樣完美的結果全都要感謝桃莉•海頓的耐心教導,世界上需要更多像她這樣的人。

她不只可貴,簡直不可思議。
 
 
四●討論議題:
如果你是作者你將會如何輔導這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