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樹德家商 三年級 309 甲等
作  者: 黃思嘉 
參賽標題: 乞丐囝仔
書籍ISBN: 9578033052
中文書名: 乞丐囝仔
原文書名: 乞丐囝仔
書籍作者: 賴東進
書籍編譯者:  
出版單位: 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年月: 2000年
版  次: 初版
一●相關書訊:
《乞丐囝仔》這本書是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傳記,他出生在乞丐家庭,父親全盲、母親與大弟是重度智障,全家十四口人靠乞丐維生;十歲之前全家居無定所、四處流浪,每天過著三餐不濟、餐風宿露的生活,經常以墳墓為家,但他始終不向命運低頭,身為家中長子,他不但一肩扛起家中擔子,更努力的求學、發憤工作,希望能安頓一家大小的生活,最後,總算苦盡甘來,雖然嚐盡了最苦澀的滋味,卻結出最堅實美味的果子。在這樣的環境中,他並沒有氣餒,反而是更努力、更突破生命中每個苦難,證明了只要有努力,再怎麼不幸的人,終究有出頭天的一天!
 
二●內容摘錄:
不管遇到多少困難、多少挫折,只要有勇氣,我們一定都可以戰勝命運。(p.8)

孝順父母就要及時,更要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一直到今天,我從未嫌棄過他們,也從不埋怨他們。(p.50)

在雨中,我告訴自己:我要一家一家去敲門,罵我、羞辱我,我都不怕,這家沒有,再換一家,我一定要帶吃的回來,所有想要打倒我的都只會讓我更加堅強!(p.153)

我不斷的告訴自己:吃不好沒關係!日子總是要過下去,吃臭酸剩飯的日子都熬過來了,只要還能上學讀書,有什麼不滿足的呢?(p.206)
 
 
三●我的觀點:
看完了《乞丐囝仔》這本書後,心中浮現這句話「身在福中不知福」,他身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裡,卻沒有因此氣餒,反而是更打拼、更懂事,扛起家中經濟、照顧十四個人口;反而是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衣食無缺,卻還不滿足,還想追求更好的物質需求,這個不要吃、那個不好吃,在我們浪費食物、挑剔食物的時候,是不是有人正在為他們的下一餐在煩惱呢?身為現代人,我們這樣的態度實在是太不可取了!因為我們比他們幸福好多好多倍,卻不懂得珍惜、知足,這是我們該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的。
在我們的觀點裡,總會認為他好可憐、好不幸,而賴東進卻說:「比起《汪洋中的一條船》的鄭豐喜,我有手有腳,遠比他幸福太多了。」這也告訴我們一句話:「唯有在困苦的環境裡,才會有積極向上的心」,因為在困苦的環境中,他才會更努力、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在逆境中求生存,沒有被現實的生活打敗,反而越挫越勇,出外行乞的過程也發生了很多令人很生氣的事,拿石頭砸他們、放鞭炮嚇他們,這麼可惡的事情都做得出來,真的是非常的沒良心,他們只能默默的承受,不做任何反擊,等他們玩夠了,或是有些大人看到不忍心出來制止,那些頑皮的孩子才會停止,我實在想不透這樣殘忍的事情怎麼會做得出來?
還有另一項令我佩服的事,那就是讀書了!有時候會不想上學、不想考試、不想讀書、不想做的事情……等,做事情會半途而廢,不能持之以恆,會想偷懶、休息一下,而休息一下卻是休息好久;而他呢,覺得上學是個幸福的事,就算再吵、再鬧,越是困難,他越覺得短短的讀書時間的可貴,也越珍惜每分每秒。
每看完一次,就提醒自己一次,想想作者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中,都能好好的面對,他心裡想著既然不能改變天生,只好改變現狀,也因為他的堅持毅力,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在事業與婚姻有美好的結果。看完後想想自己,那我呢?我在做什麼?我在等什麼?我在一個完美無〝缺〞的家庭裡,我都沒有好好珍惜,是否我等到失去,才會感覺到痛。他遇到了不管什麼困難,他都會在困難中找出方法克服,那現在社會的人呢?遇到小小的困難,就說要自殺,那賴東進先生是不是已經自殺好幾百次了?雖然苦難可以摧毀人心、消磨意志,但是賴東進先生證明了「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不論再怎麼苦,再怎麼不幸,一定都能夠走出自己的一條路,為自己開創一片天!
所以不管在什麼環境下,遇到再困難的事、再大的挫折,我們都要秉持著堅毅的精神,去排除這一切的萬難,相信自己,絕對可以克服一切的。
 
四●討論議題:
在社會上的角落是否也有像作者一樣的人等著社會的發現與救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