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有些人活得很久很久,有些人很年輕就死掉了;然而有些人一輩子身為有錢人,健康快樂的活著,可是卻有些人窮困地生活,最後再沒有任何人照顧的地方悲涼地死去。
當然有些人一輩子過著勤勞、善良的生活,不但自己活得很好,而且能夠幫助別人,但是也有人一輩子懶惰或者盲目的過日子,不但得不到別人得幫助,反而活得相當悲慘,然到這些差異真的就好像是老師們常常說的由於勤勞或者是懶惰所導致和造成的嗎?
與此相反的事也有些人生平做了許多善良的事,但是生活上從不曾得到絲毫的幸運或福氣,也有些人不做什麼特別的事情,整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但不僅能衣食無虞,還能佔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幸運及福報。
那麼這樣每個人都有天生的命運,和自己的努力毫無關聯嗎?還是幸運和不幸已經是命中注定了嗎?我們即使知道這樣的矛盾,大致上我們對於實際上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命運,有時順從有時又加以否定和其結果沒有關聯,我們總是努力地讀書、生活、工作,我們也許會覺得自己的生命有極其豐饒,也有可能連一次這樣都沒有,鎮日汲汲於讀生、生活、工作,然後在浩歎聲中結束了一切。也或許得到如同佛所言的「人空手來,空手去,不要太執著於要怎麼才能舒服地過子。」
但事實上不只如此,有錢人覺得人生本來就是如此沒有什麼好不滿的,但是大部分貧窮的人都無法接受自己為何應該貧窮的事情,為什麼每天辛勤工作的自己和家人世世代代都要生活在貧窮當中呢?越想越覺得沒有再比這個更加鬱悶的人也許不會放任這樣的問題存在。
缺點正是如此,他們對於真理的追求比別人積極,比別人的才智更為傑出,而且財物也不少,但他們終究還是和一般人一樣,被囚禁在虛幻當中。不,他們比起不過是普通人的年輕人而言,他們的私見和執著只是按照平常心,一值朝向希望的地方前進,終究能實現自己的願望。
在我眼裡看來,這篇小說可能解讀為再諷刺由書生、道士、藝術家位代表的知識份子階層的虛假性吧!如果我們不假思索,也許會認為一定要貫徹自己意志的年輕人內心的「誠心和覺悟」,終於獲得不同於別人的結果,但是看起來比他更迫切期盼找到天路的其他追尋者為什麼不能跟他一樣成功呢?
只是書中裡的少年所選擇的道路雖然跟家人一樣,都是窮到餓死的路,但是他並非沒有原有原因地接受,而是想在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死去的原因之後再順應死亡之路,也就是要死也是知道以後再死,因此少年正是直接實際地尋找自己生命的根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