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很感人的書,這麼小的年紀竟然得需要背負這麼重大的責任,而且還這麼的懂事,即使是遇到了再大的困難與挫折,也仍然抱著一顆保護媽媽,弟妹的不服輸心情,就算遇到了再大的阻礙,也只會成為他成功的力量,他也曾經想放棄,但為了家人,他只能努力的堅持下去,就算再累也都只為了證明,再不幸的人,只要肯努力,肯克服困難,都一定會熬出屬於他自己的天空。
賴東進先生的父親二十二歲就瞎了眼,和智障妻子生了十二個子女,居無定所,四處行乞,這個一無所有的乞丐家庭向心力之強,卻是什麼困苦都打不散。如果一個家庭的成功定義就是彼此相愛,他們一家子都是成功的人;在乞丐父親揮舞著打狗棒的調教下,作者賴東進沒有浪費時間自憐自艾,把所有屈辱吞下去,卻轉換成突破困境的決心和力量。
然而這本書發人深省的地方,不只是教讀者體認到貧不足羞,條件不如人家,與其生氣不如爭氣,認命不如拚命嘛!更從作者的乞丐父親居然還能為人義診,在鄉里間推恩施福,教讀者體認出真正的殘疾,不是外在的身根不全,而是身體健全卻在心中沒有慈悲和包容的人。而真正的缺陷,不是環境的困頓蹇厄,而是自己先喪失了信心和勇氣。
賴東進先生憑著不認輸的認真精神,從匍匐地上乞討求生的小乞丐,變成為擁有員工五十餘人工廠的成功企業家;正是他的流浪生涯,讓他深自明白世界上沒有僥倖,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獲得生命的一切,每一分的打拚都像是一塊堅實的磚塊,一點一滴的在為人生奠基。他的人生轉折在我們的社會中雖然是這樣的特殊,他從屈辱中站起來卻也更深刻地印證:『凡流淚播種,必歡呼收穫』的真理。
這本書的內容是敘述作者—賴東進先生,從小就出生在乞丐家庭,身為長子的他又必須為了家人及自己比別人更努力,那些看似平凡的幸福,對他來說卻是想都沒想過的奢華。作者雖然歷經過這麼多的風霜及這麼多的委屈,但愈挫愈勇的他,卻因此練就了一番別人所沒有的毅力。
富裕使人更加貪婪,和平使人更加鬆散,可是人群之中還是有這種生活在夾隙中,卻努力上進、出人頭地的人,賴東進先生使我覺得,生活不是為了欲望,學習不是為了功名。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句話是推薦續裡,羅文嘉先生所引用的說得一點也沒錯,在他當乞丐的這段歲月裡,確實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就因為他那份『不服輸』的意志,加上父親是個盲人、母親精神異常,如果換做是現今我們,我們也許就沒有這般耐心,我們能堅持到最後一秒嗎?我們能秉持著不成功絕不放棄嗎?如果能,恭喜你;如果不能,也沒關係,只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變成了一個一無所有的人,你會怎麼做?怎麼珍惜所有的時間?書中賴東進先生利用晚上乞討的時間,帶著課本到夜市讀書,如果我讀書有他的一半就好了!
看完這本書後,再想想現在的生活,真的是覺得自己實在太幸福了!我在看完這本書後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這是相當值得一看的好書。
(我找了很多分享文章者的分享文,裡面的文章大多都是他們的,因為我想說的話大致都跟他們相同。) 在此感謝那些分享文章的分享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