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是在我念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因為媽媽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當故事媽媽,當時她還有另外兩個說故事的夥伴,除了固定在前鎮分館講故事之外,還在太平國小擔任晨間媽媽,也曾經在英國領事館及旗津貝殼館等的地方,有舉辦活動時,上台表演說故事,還得跟著圖書館的服務車,到高雄市其他偏遠的小學,為小朋友送書並講故事。
這一本《花婆婆》是為了講述生命教育而特定挑選的繪本,因為除了故事內容非常溫馨感人,插畫更是精緻,很適合小朋友們閱讀。故事架構十分簡單,描述當花婆婆還是小女孩時,曾經答應爺爺,要做一件令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於是她長大後在口袋裝滿魯冰花種子,一邊散步一邊把種子灑在經過的路旁,就算是生病了,也掛念著這件事。等花婆婆病癒後,她又繼續播種,第二年春天,小鎮裡處處開滿了魯冰花,所以大家都叫她花婆婆。可是看在一般人眼裡,或許也像故事書中那些鎮民一樣,認為她是「怪婆婆」,自己生活上的問題都忙不過來了,哪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為其他的人付出呢?
「花婆婆」的故事在現今這功利取向的社會中,無疑是個很好的榜樣,讓孩子們學習到為別人服務,原來是一件這麼美好的事,一個小小助人的舉動,就想灑出去的魯冰花種子,開滿了每一個角落,讓所有看到魯冰花的人,都能感染那種快樂和美麗,不但造福了別人,也完成了自我的追尋,在我們的社會中,其實也有許多像花婆婆一樣的人,做著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事。
有一首詩歌是這樣唱的:「讓愛走動,讓你的愛化成希望的種子,隨風揚起,編織美麗的夢;讓愛走動,讓你的愛化成溫暖的擁抱,綻放陽光,編織神所造的夢。」每個人灑種的方式不盡相同,也許是一個歡迎的微笑、一通關懷的電話,或者是一張祝福卡片,一個虔誠的祈禱,只要有愛,假以時日便能開花結果。讓世界更美麗其實不難,在一朵花中就可以看見天堂!
現今社會的孩子,大多缺乏服務他人的精神,自我中心較重,這本書可以引導孩子學習為人群貢獻己力,即使是不認識的人,也不該拒人於千里之外,是一本相當值得帶領孩子閱讀的一本繪本。
然而,由於社會變遷,生活中有許多危險情境,因此教育孩子關心陌生人時,要提醒孩子懂得保護自己。可以先從校內不認識的小朋友關心起,離開校園後,應該有大人在旁,才能對陌生人付諸關心的行動,這樣比較安全。其實,先讓孩子有關心他人的愛心,即便無法確實做到,至少也是一個好的開始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