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是珍貴的財富,在努力向前衝的同時,也別忘了停下腳步,反省、回味所踏過的村落,回頭看看自己的成長歷史,欣賞自己的豐功偉業。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的人生旅程也不盡相同,
書中提到,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為官一世,對台灣、對中華民國有莫大的貢獻,卻也堅守本分,為人清廉,兩袖清風,辭官後深受各地鄉親愛戴、尊敬,這不是有錢就能換得到的。過世後不留半棟房舍、財產給子女,而是留給他們可貴的身教,這才是真正無價的遺產!
誰說人一定要家財萬貫才算有錢?誰說人生一定要事事如意才算完美?誰道人生要永遠事事第一才有成就?金錢的財富並不代表一切,不能讓人活得更快樂、更踏實,只是物質生活能比人更方便而已;重要的是人品是否夠潔淨、正直。
最近觀看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看見各國菁英雲集,每天比賽投手都用上全力,比耐力,比爆發力,底下教練球團人員也與敵人比戰術腦力較勁。每一個球場,都會有若干人一開賽就卯足全力、一但先馳得點,雖然就比敵人更早勝券在握,但是投手如果想要完封比賽一定體力要非常突出,但大部份投手如果在一開始就卯足全力的話,等到球速跟控球開始出現疲勞感,打者便會使出全力伺機而打。
跟任何比賽一樣,要有競爭對手,才會有鬥志,且投球有承擔整個比賽結果的問題,一個人在眾多打者前孤軍奮戰,沒有人可以替他分擔壓力,很累!雖然一開始就卯足全力的選手贏在起跑點,但他們也在一開始就消耗掉過多體力,贏在起跑點未必就能一路領先到終點。在美國棒球大聯盟的世界大賽(總冠軍賽),很少有先發投手可以靠蠻力完投勝利的,球技與球速兼備用最省力的方式解決打者,才不會功虧一簣。
我們的人生,就好比是一場馬拉松,在這行行出狀元的社會裡,贏在起跑點不能保證就會第一個抵達終點;而輸在起跑點的人,也並非未來就沒有贏的機會。孔子在十五歲才立志向學,後來成為揚名中外的至聖先師;現在的孩子們,起碼都比孔子早個九、十年讀書。麵包師傅吳寶春,求學時,都被認為是成績差勁的壞小孩,國中畢業後北上打工,意外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開啟他不凡的一生,成為世界冠軍的麵包師傅。智商最高的人類愛因斯坦,在小學時也被師長認為是智能障礙兒童。這些偉人的例子,足以讓我們了解到:人生這場馬拉松,是否贏在起跑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永不放棄」,堅忍的毅力,以及我們是否找到方向,是否懷抱著希望,有熱忱,有勇氣,積極、樂觀的態度,築夢踏實,哪怕是曾被這個世界拋棄,甚至是曾自我放棄的人
。
以前的我,很愛跟別人爭執,不只是小事,只要是跟我意見不同的事情,都要去爭。而且愛好面子,恥於下問,不喜愛跟別人學習,然而,這些並沒有讓我更快樂,還錯過了許多自己有意義的學習,換來的,是犧牲寶貴的知識,小小年紀就逞凶鬥狠,一直改不過來。直到上高中,事情越來越多,越不能事事如意,才發覺,事事都爭並沒有什麼,勇敢學習讓自己快樂,才真正有成就感。
人生不能事事如意,但,人生就像場馬拉松,一時落後不代表全盤皆輸,跌倒了再站起來;人各有理想,不用跟隨別人的腳步,自己跑自己的,自己配速,要用毅力跑完,活出自己的精采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