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者在台灣超過十萬人,在身心障礙人口群中,比肢體障礙者與精神障礙者少,但比其他十三種障別都多,如果你是其中的那一人,你又會如何面對命運呢?是勇敢對抗現狀;還是自怨自艾的過每一天?而齊藤里惠選擇了「面對」不是「逃避」,雖然在一路上會遇到許多沒遇過的難題,但人生,終究要在種種限制與障礙中,發現獨特的天賦,並且認真地發揮天賦,成為他人的祝福,如此才能突破所有的不可能,這就是齊藤里惠對待生命的方式。
齊藤里惠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父母選擇她留在一般教育體系,課業飽受挫折,爸媽甚至要她去學習彈鋼琴,就如字面所言,她根本什麼就聽不見。而她有進出醫院、跟失聰搏鬥的童年,她有抽菸、喝酒、染髮、偷竊的叛逆青春期,她有高中休學、前途無亮的頹廢階段,直到有一天,意外遇見高級俱樂部的媽媽桑,讓她的人生有了新的開始。她發現自己「用筆聽見別人心底聲音」的本事,於是她很快成了大家口耳相傳的:不說話的公關、失意人的天使。曾經,老師當著所有同學的面,把整面黑板一遍一遍寫滿這幾些罵她的字;曾經,在一場劇烈爭執中,媽媽拿著菜刀差點砍在她身上;
曾經,利欲薰心的酒店媽媽桑故意設計,逼迫她賣身………。
想起當初因為一點挫折就想放棄的我,有些愧疚,知道齊藤里惠的故事後,才深深了解我所發生的事根本不值一提,有些人只要離開氧氣罩的束縛,就能感到幸福;有些人只要能夠用雙腳走路,就能感到快樂,然而這些事對身上有殘缺的人都是一種奢侈,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勇敢突破呢?不是做不到,而是努力不夠呀!不斷的砍伐用的雖是小斧,卻能砍倒最堅硬的橡樹,就算只是以緩慢的步伐前進,也是會到達目標的,但是如果不跨出那一步,是無法到達未來的,何不放手一搏,實踐夢想;實現夢想。
閱完此書後我滿懷無數的讚佩與掌聲,原來有許多事情並不是自己想像中來的糟糕,還有比自己更為困境的事,就像克勞得•皮普所說的:「生命就像騎單車一樣,除非你停止踩踏板,否則不會掉下去。」要將遇到的所有事當作一種學習以及成長,就算是挫折也能成為一種快樂,因為你比別人體會的更多,才能預防下一次重蹈覆轍的機會,累積經驗就是為成功做準備,不是嗎?換個角度看待,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答案。
「人」加上「夢」字,構成的雖然是「儚」字,但是人生就是這樣不停追逐著一個接一個的夢想,不要再侷限在一個方格裡,就算是身有殘疾的人,一樣有著隱藏的才華,所以一起來熱血吧!為夢想付諸行動,因為未來是屬於那些相信他們美好夢想的人。 |
|